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 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下操作流程:

(1)操作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填序号)。

A.研钵 B.量筒

C.烧杯 D.试管

(2)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填序号)。

ABCD

(3) 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 操作,该操作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答案】(1) A (2 ) D (3)过滤 引流

【解析】

1)操作是将颗粒的粗盐变为较细粗盐,故应用到研钵,选A

2ABC 是滤纸的正确的折叠方法,D中的滤纸,接口处出现缝隙,液体会直接的进入下面的烧杯,故不该出现,故填D

3)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中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打开关闭,下同),活塞B______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活塞B_______,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下列对各装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填数字编号)________

①用B装置进行实验时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置C可用来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③用D装置收集CO2时,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CO2收集满

④用E装置收集气体时,必须在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

3)氨气(NH3)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可用固体氯化铵和附体氢氧化钙混合加热制得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编号)_________,不能用DE装置收集氨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F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和气体的净化,若用F装置干燥H2,则F中应盛装的物质是(填物质的名称)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和小强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

小华: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燃烧匙中药品为红磷)

小强:2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通过导管与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用小华设计实验,回答问题: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化学式反应式为_____

(2)待燃烧停止,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_____(2)

(3)如将燃烧匙中红磷换成硫粉,能否成功?为什么?_____

(4)2的设计操作与图1比较,其优点是____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___________种元素。

2ABCD中表示的阳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__阴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

3Dx = ______________

4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银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________ 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

B. 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

C. 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

D. 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①实验室做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燃烧起来,可用____扑灭。

②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____不同进行分离的。(填密度沸点

③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它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___(填得到失去)电子。

④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

⑤水由___构成,铁由_____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丙三个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1)甲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看到的现象是在集气瓶内产生_______。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发现水进入集气瓶,是因为瓶中压强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甲同学实验结果小于1/5。可能的原因是(写两条)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__________

(3)丙同学: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 ______ ,然后完成乙同学的实验,得到了与甲同学相同的实验结果。

(4)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2)该反应的现象为:放热,火星四射,生成_____色固体。

(3)实验表明:改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进行本实验,成功率更高,原因可能是_____;下图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

①指出装置图中的一处错误是_____;这处错误将导致的后果是_____

②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③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_____,其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