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一个镁离子:

B.两个氮气分子:2N2

C.三个氧原子:O3

D.一个硫酸根离子:SO32-

【答案】B

【解析】

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一个镁离子可表示为:Mg2+,故选项错误;

B、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氮气分子可表示为:2N2,故选项正确;

C、原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元素符号,若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三个氧原子可表示为:3O,故选项错误;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一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SO42-,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温度下,向 a g 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NaOH固体的质量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FeOH3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的质量为ng

B.P点对应的溶液中 NaOH达到饱和状态

C.m=c-a

D.生成FeOH3的质量为(n-b+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张同学利用图 1 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 pH 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记录得到图 2 和图 3

据此,小张同学得到以下结论:

①图 1 的仪器 A 中盛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②图 2 b 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 NaCl NaOH

③将图 2 d 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④图 2 c→d 所示溶液中 NaCl 的质量不断增加;

⑤图 3 V 的数值最接近 12

⑥由图 3 e→f 的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④⑥B.②④⑤⑥C.②③⑤⑥D.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 是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都含有相同元素。已知 ABCD 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 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BB能用于金属除锈,C用于制造洗涤剂,这些物质或其溶液能发生如图反应,“—”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可以转化。

(1)写出化学式:C___________E__________

(2)AE反应会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写出足量B和固体C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实验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_________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H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并用F装置收集,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________________。(用端口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对金属NaCO2的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CO2气体的制备

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②欲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2)金属NaCO2的反应

步骤

现象

结论

I.按以上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将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产物移至烧杯,加入①____(填试剂名称)

固体部分溶解,产生大量气泡

II.将步骤I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____

该气体为CO2

III.对步骤I中剩余的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

得到黑色固体粉末

③结合上述实验步骤III可得,固体产物中存在Na2CO3;经检测,步骤III中得到的黑色固体为单质碳,则金属NaCO2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2)该实验的现象为①______;②__

3)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

4)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___

5__用铁丝代替红磷(填“能”或“不能”),因为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请从化学的视角分析下列有关问题并填写空格:

1)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_____(选填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我国氢能汽车采用了第四代以氢气为燃料的电池技术。氢气作为理想能源前景广阔,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氢能源的优点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我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领跑世界,其制造材料有铝合金等,铝制品在空气中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_____

3)我国对石墨烯技术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石墨烯性能优良,比如用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_____性。

4)港珠澳大桥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深埋于海面以下深处44.5m钢筋混凝土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的控制性工程。沉管在海洋环境中应具备的特性__________(答出两条即可)。大桥还使用了世界最大尺寸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其中橡胶属于_____(选填有机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氢钠是面点膨松剂的主要成分之一。

小芳同学研究反应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NaHCO3CO2之间量的关系。

1)理论计算:1.26gNaHCO3粉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计算生成CO2的质量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实验小芳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有足量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加入1.26g NaHCO3粉末,完全反应至不再产生气泡。称取反应前后质量如下表,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值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生成CO2质量的理论值,原因可能是____

反应前

反应后

NaHCO3/g

锥形瓶+稀硫酸/g

锥形瓶+反应后溶液/g

1.26

24.59

25.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