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分离液态空气不能得到的气体是(  )
A.氧气B.氩气C.氮气D.氢气

分析 空气中的成分按体积分数即使,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0.03%.

解答 解:空气中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0.03%,空气中不含有氢气,即使含有也是含量极低,因此无法直接从空气中分离获得氢气.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只要掌握了空气的成分组成,解答起来比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CO2 (CO)--点燃
B.CaO (CaCO3 )--高温煅烧
C.N2 ( O2)--通入灼热的铜网
D.MnO2 (KCl )--加适量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都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C、D均为气体单质,C可供人和动物呼吸,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过氧化氢,B水;C氧气,D氢气.
(2)写出反应②、③的符号表达式:②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③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已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农村地区PM2.5和PM10(粒径分别不大于2.5μm和10μm的颗粒物)允许的最大浓度分别为75μm/m3和150μm/m3(24小时平均值).
(1)气体B是氮气.
(2)写出气体A的一种用途供给呼吸.
(3)写出红磷在气体A中燃烧的反应表达式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4)结合数据分析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比PM10的大(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可以鉴别酒精和蒸馏水的化学方法是(  )
A.闻气味B.测密度
C.尝味道D.加入硫酸铜白色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 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
A.
探究燃烧的条件
B.
区分硬水和软水
C.
探究分子运动速度的影响因素
D.
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实验室有一瓶黑色固体CuO,但是混入了少量铁粉.为了测定其中CuO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方案.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装置有什么明显缺陷尾气有毒,未处理掉.
(2)实验前先通入 CO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3)A组同学称量反应前固体混合物的质量是10克,充分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为8.4克,由此数据计算混合物中CuO的质量分数为80%.
(4)B组同学称量反应前固体混合物的质量是10克,试管中物质的总质量是200.0克,充分反应后试管中物质的总质量是202.2 克,由此数据计算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是40%.
(5)你认为A组同学所测的数据更合理,另一组同学所测数据偏差过大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未能完全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已知A、B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且A、B的组成元素相同;A在MnO2催化作用下会分解生成无色液体B和D.气体D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空气中气体F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M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AH2O2BH2OCH2DO2
(2)物质B的电解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该反应中三种物质BCD的分子个数比为:2:2:1.
(3)气体C具有可燃性,其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为确保安全,点燃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4)氢气是公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原因是氢气燃烧的生成物是水.
(5)以下制取氢气途径中,从节约能源和绿色环保角度看,你认为较为有发展前途的是B(填序号)
A.电解水2H2O$\frac{\underline{\;电解\;}}{\;}$2H2+O2
B.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2H2O$\frac{\underline{\;太阳能\;}}{\;}$2H2+O2
C.水煤气法:C+H2O(气)$\frac{\underline{\;高温\;}}{\;}$CO+H2
D.热裂法    CH4$\frac{\underline{\;高温\;}}{\;}$2H2+C
(6)若M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M+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你认为天然气主要成分M中组成的元素为C(填序号)
A只含碳氢元素
B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活动与探究一】收集不同体积比例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
方案一:如图1所示
(1)请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CO$\frac{\underline{\;高温\;}}{\;}$Cu+CO2
(2)该实验能获得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其原因是一氧化碳没有完全参与反应,有剩余
方案二:根据如图2装置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HCl气体,部分夹持装置及导管已略去)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2)CO气体应由b(填“a”或“b”)通入,在C中混合后,由另一导管导出.
(3)装置C中浓硫酸的两点主要作用:
①干燥气体,减少实验误差;②通过观察导管口的气泡来判断是否得到了混合气体.
测定某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用如图3装置进行如下实验:①取研碎后的钙片4克,倒入气密性良好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装置总质量.②打开活塞,滴入足量稀盐酸后关闭活塞,待气泡不再冒出时,测出反应后装置总质量.③整理相关数据如下表,计算出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反应前总质量(克)275.58
反应后总质量(克)274.92
反应前后质量差(克)0.66
容器内气体质量差(克)m
(1)该实验中,如果装置中不加固态干燥剂(吸水不吸二氧化碳),则最终所算得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将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反应前容器内是空气(密度为ρ1),反应后全部是CO2(密度为ρ2).则反应前后容器(容积为V)内的气体质量差m为(ρ21)V.(用字母表示,反应物的体积忽略不计)
(3)小明查阅有关数据后,计算出反应前后容器内的气体质量差m为0.22克,结合表中数据,计算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钙片中的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