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明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得的氧气体 积分数总是远小于 21%,他认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在量筒内加入 100 毫升的水.

③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 250 毫升.

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 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

⑤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 60 毫升.

1)小明按如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

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_______

3)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

4)小强同学按图 1 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用压强传感器实时地传回集气瓶内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 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由燃烧放热造成

C.p=0.79p0p’=p0 是因为红磷比木炭消耗的氧气多

D.由图 3 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打开止水夹,双手紧握集气瓶外壁,导管口冒气泡,说明气密性好 改进后的装置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造成实验误差 16% b

【解析】

(1)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时,可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广口瓶外壁,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好,故填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打开止水夹,双手紧握集气瓶外壁,导管口冒气泡,说明气密性好。

(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改进后的装置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而造成实验误差,故填改进后的装置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造成实验误差;

(3)量筒内减少的水的体积为氧气的体积,氧气的体积=100mL-60mL=40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0%=16%,故填16%。

(4)a.若所用药品过少,就不会将装置内的氧气耗尽,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选项错误;

b.反应开始时,物质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气体体积受热膨胀,所以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选项正确;

c.p=0.79p0,p′=p0是因为红磷燃烧生成物是固体,而木炭燃烧生成物是气体,选项错误;

d.由于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虽然都消耗了氧气,但又生成了气体,装置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无法测定,选项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一个金原子的中子数为197

C.一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8

D.一个金原子中粒子总数为27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_______

A.两个氮分子: B.两个氢原子:

C.钙离子: D.铵根的化合价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溶液

B. 20℃时,将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 30℃时,向20g甲固体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得到70g溶液

D. 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甲戊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甲、戊为氧化物且甲为黑色固体,乙、丙分别是酸或碱中的一种。(“—”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可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与生成物均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 丙溶液能与戊反应生成丁

C. 戊只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D. 不能由甲通过一步反应生成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 )

2H 2NH3 SO2 2OH-H2O

A.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B.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⑥

C. 表示离子的个数的是④⑤

D.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 生成O2 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 设】H2O2 生成O2 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H2O2 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 和水泥块,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 所需的时间。

【 进行实验】右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

气体发生装置中A仪器名称是

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

【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1

2

反应物

5%H2O2

5%H2O2

催化剂

1g水泥块

1gMnO2

时间

165秒

46秒

【 结 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 反 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 或水泥块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和水泥块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

是否改变。

H2O2 生成O2 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只要求提出一种影响H2O2 生成O2 的快慢的因素以及相关假设和实验方案)

【假 设】

【实验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氮分子_____

25个硫酸根离子_____

3)氧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______(填字母)。

A.高锰酸钾 B.汽油 C.面粉

2)下表是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信息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氢氧化钙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___硝酸钾的济解度(填“>”“=”“<”)。

②向2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冷却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加入生石灰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填增大”“不变减小)。

③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加水配成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再冷却至20℃,析出晶体并得到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析出的晶体中不一定含有硝酸钾

B.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C.上述方法可以将两种物质完全分离

3)如图所示为XYZ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t3℃时,溶质质量分数为25%X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

t3℃时,等质量XYZ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溶液质量没有变化的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