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的一些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分析一:化学变化中的现象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

发出白光,发出热量

燃烧是_______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2)

镁表面_______铜无明显变化

镁与稀盐酸反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

(3)

产生白色沉淀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4)

玻璃管内的固体由红棕色变为_______

发生了化学变化

分析二:有助于判断苯酸(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什么?(单酸晶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酸性KMnO4溶液是H2SO4与KMnO4的混合溶液)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大胆猜想:

(1)现象及可能产生该现象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象及可能产生该现象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析一:现象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

发出白光,发出热量

燃烧是 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2)

镁表面产生气泡铜无明显变化

镁与稀盐酸反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

(3)

产生白色沉淀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4)

玻璃管内的固体由红棕色变为 黑色

发生了化学变化

分析二:

①溶液变色,因为反应物中KMnO4溶液是紫红色的;

②放出气体,因为反应物中含有碳、氧元素,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一:(1)由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发出热量可知: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镁在氢的前面,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铜在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镁表面产生气泡,铜无明显变化;(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4)CO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玻璃管内的固体由红棕色变为黑色;分析二: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如颜色变化、生成气体、沉淀等;有助于判断苯酸(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①溶液变色,因为反应物中KMnO4溶液是紫红色的;②放出气体,因为反应物中含有碳、氧元素,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K为中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粉末,H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1)D,F的化学式:D ,F

(2)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气体E的用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碱溶液一定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a中混有少量b,要提纯a可采用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3)t3时各取15g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 。此时,将温度降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区分硫粉、高锰酸钾、二氧化锰三种固体,最好的方法是

A.加热法 B.溶解法 C.观察法 D.称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1)红磷

(2)高锰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是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性质时进行的探究活动,请要求回答问题

(1)通过分析实验一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

(2)实验二中观察到3个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可证明CO2能与NaOH、Ca(OH)2反应,其中C瓶在实验中起 _________作用

(3)晓晓查阅资料了解到往Ba(OH)2溶液中滴加或通入下列图2中物质会产生如下现象:A中溶液显红色,B、C、D中均产生白色沉淀.

①写出D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②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OH,所以,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上述关于Ba(OH)2性质的实验不能体现碱的相似性质的是 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冬冬发现工业上使用的氢氧化钠固体标签如图3所示,于是对其所含杂质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_________

【提出猜想】

猜想I:查阅资料可知,工业用氢氧化钠可能含有NaCl.

猜想Ⅱ:工业用氢氧化钠可能含有Na2CO3,原因是 _________(用简洁的文字表述).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取适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

固体全部溶解

/

②向①所得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_________

一开始无明显变化,一会儿后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样品中含有Na2C03

③向②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样品中还含有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氮元素

②3个甲烷分子

氢氧根离子

④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2)如图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填序号);

图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化学小组同学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査阅资料】

①NaN3受撞击会生成Na、N2

②NaN3遇盐酸、H2SO4溶液无气体生成

③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

④NaN3的制备方法是: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制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NH3

【问题探究】

(1)汽车受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其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测定某工业级NaN3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罝:

①小明同学认为通过测定装置I中反应前后B的质量差,再通过相应计算,就可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不可行,其理由可能是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②小明同学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又设计了装罝Ⅱ,请分析:装置Ⅱ中A的作用是___________.若无装置C,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根据装置Ⅱ,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有:

a.称量装置D

b.称量样品,检査装置气密性

c.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

d.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注入足量的稀琉酸,关闭活塞和玻璃塞.

其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可重复)

④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时,至少需要测定___________个数据.(填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