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
B.盐酸使指示剂变色
C.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逐渐变为黑色
D.浓盐酸在空气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雾生成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采用淘汰法即可将正确的答案选出.
A、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其中HCl和Fe2O3发生化学反应;
B、盐酸使指示剂变色,是化学变化.原因是指示剂随溶液PH值改变而结构改变致使变色的化合物,属于化学变化.
C、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逐渐变为黑色,利用了浓硫酸的脱水性(碳化),将木棍中的物质按水的比例脱去,属于化学变化;
D、浓盐酸在空气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雾生成,是浓盐酸的挥发性,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生产、生活、科技、环保等都离不开化学
(1)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①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天然气
天然气

②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水煤气,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
;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1:1


③水煤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物质,如重要有机物甲醇(CH3OH),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H2
 催化剂 
.
 
CH3OH
CO+2H2
 催化剂 
.
 
CH3OH
.有人认为仅利用水煤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不能合成尿素〔CO(NH22〕,理由是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没有氮元素,故不能得到尿素.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没有氮元素,故不能得到尿素.

(2)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本保证.
①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
糖类
糖类
、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BE
BE
(填写序号).
A.菠菜      B.鸡蛋       C.花生油        D.米饭         E.牛奶
②黄瓜中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在pH<5和低温的环境中较稳定,为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食用黄瓜的最佳方法是
加醋凉拌
加醋凉拌

③大米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吸收后参与人体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请写出葡萄糖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C6H12O6+6O2
 酶 
.
 
6CO2+6H2O
C6H12O6+6O2
 酶 
.
 
6CO2+6H2O

(3)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材料种类很多,通常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复合材料.
①铁锅、铝锅、铜锅用来炒菜、做饭是利用了它们的
导热性
导热性
.金属的使用早晚与其活动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下列试剂与上面三种金属来探究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是
BC
BC
(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②下列有关合金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D
D
(填字母).
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属高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属低
C.组成合金的元素种类相同,合金的性能就一定相同
D.合金与各成分金属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
③钢属于
铁合金
铁合金
(填“铁合金”或“铝合金”).
④下列对金属制品采取的防护方法不正确的是
C
C
(填序号).
A.在电线的外面包上一层塑料层      B.在自行车钢圈上镀上一层金属铬C.在海轮的铁制外壳上焊上铜
⑤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和
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
是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下列属于合成橡胶的是
A
A
填字母).
A.汽车轮胎        B.涤纶        C.聚氯乙烯制品       D.玻璃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