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装置。

【提出问题】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有三种情况:⑴CO,⑵CO2, ⑶ 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实验前后分别对试管和烧杯里的物质进行称量,数据设计如下:

称量对象

反应前质量

反应后质量

质量差

试管+固体混合物

M1

M2

△m1即( M1-M2

烧杯+澄清石灰水

M3

M4

△m2即( M4-M3

(1)若△m2=0,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则猜想__________成立。

(2)若猜想②正确,理论上△m1与△m2 的关系是:△m1______△m2(填“>”、“<”或“=”)。

【实验并记录】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称量对象

反应前质量

反应后质量

质量差

试管+固体混合物

69.8g

65.4g

△m1

烧杯+澄清石灰水

118.8g

122.6g

△m2

用以上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应该是猜想________成立。

【反思与评价】经查阅资料知道: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本次实验结果与资料显示不一致。对其可能原因有同学提出下列分析,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

A.装置漏气 B.生成的CO2部分与过量的C反应生成了CO

C.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效果不好 D.装置内还有CO2气体未被吸收

【答案】 CO和CO2 ﹙1﹚ = 猜想(3)成立 C+2CuO2Cu+ CO2 ABCD

【解析】【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设计方案】(1)若△m2=0,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则产生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猜想⑴成立。(2)△m2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如果产生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1=△m2

【实验并记录】△m1=69.8g-65.4g=4.4g,△m2=122.6g-118.8g=3.8g,则猜想(3)成立。【反思与评价】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C + 2CuO高温 2Cu + CO2↑。A.装置漏气,加热时会有一部分气体跑到空气中去了,正确;B.生成的CO2部分与过量的C反应生成了CO而跑到空气中去了,正确;C.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效果不好,有部分二氧化碳没被吸收跑到空气中去了,正确;D.装置内还有CO2气体未被吸收,使得△m2偏小,正确。故选ABC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l)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______;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侧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序号)。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

(1)小明同学在家里利用替代品进行相关实验.如:配制较多溶液时用玻璃杯代替如图1所示的仪器中的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下同);搅拌时用筷子代替______________

(2)①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明同学选用块状的鸡蛋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矿泉水瓶、玻璃杯、橡皮塞、导管、止水夹等组装了如图2所示甲、乙气体发生装置.比较甲、乙装置,甲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

③选用甲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大理石和稀盐酸 B.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粉末

C.粉末状的锌与稀硫酸制氢气 D.浓硫酸与甲酸共热制一氧化碳

④收集二氧化碳常选用装置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若收集氨气应选用装置_____(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对20 ℃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蒸发前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B. n的数值是12

C. 甲物质在20 ℃时的溶解度是50 g

D.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10时,甲的溶解度 乙的溶解度,选填>”“<=

(2)20时,向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25g甲物质,充分搅拌后溶液质量是 g。

(3)取乙进行如图实验,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概念间存在如下三种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B、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C、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D、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2017年的“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这一主题的提出旨在动员、引导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实现“共建美丽中国”的愿景。水资源的保护显得尤其重要: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要分离出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通常选择_____________(选填“过滤”或“蒸发”)的方法。在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漏斗、烧杯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该仪器在该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净化水的方法还有:① 活性炭层吸附 ②蒸馏 ③加明矾吸附沉降 ④消毒杀菌等,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天然水多为硬水,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________来降低水的硬度。

(3)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多用漂白粉来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 X+H2O=CaCO3↓+2HClO,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4)工业生产中,很多化学反应都需要在溶液中才能进行。水是配制溶液时最常用的溶剂,某同学按照下图中的C的方式观察量取水的体积,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在溶液的配制过程中,准确称量固体物质也是配制的关键。某同学要用托盘天平称量13.5g食盐,他在天平右盘上加上10g砝码并将游码移到3.5g位置,当左盘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后发现指针偏向左边,这时他应该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增加砝码 B.移动游码 C.增加药品 D.减少药品

(6)请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一条节水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右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l个氧原子构成的

(3)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回答下列含碳元素物质的有关问题.

(1)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_______的排放量.

(2)检验CO2常用澄清石灰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作燃料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为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科学家将CO2H2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说:空气中CO2的含量越少越好,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工业上可利用CONaOH通过化合反应制备HCOONa(甲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