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对实验装置的改进与创新,能够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设计(注:图中部分固定装置省略,试纸A和B都是贴在内置试管外壁上的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由分液漏斗滴入内置试管的液体量如图所示)。

⑴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向内置试管中滴入足量浓氨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⑵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向内置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硫酸,与碳酸钠充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2CO3==Na2SO4+H2O+CO2↑。

通过观察,可看到A、B两条试纸中那一个先变色?__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答案】 碱性 B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⑴向内置试管中滴入足量浓氨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碱性。⑵向内置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硫酸,与碳酸钠充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2CO3==Na2SO4+H2O+CO2↑。通过观察,可看到A、B两条试纸中B先变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性质。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的酸碱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铁、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玩化学拼图游戏(如图),游戏规则要求图中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其中C物质的溶液呈蓝色,A与E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提示:碳酸钡不溶于水)

(1)C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游戏规则,下列能替代D物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氧化铁 ②银 ③氯化钠 ④氢氧化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四川省泸州市】分类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所属类别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尿素

液态氧气

氯化铵

类别

无机物

单质

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丝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2CO3中往往会含有少量的NaCl,现在一烧杯中盛有20.4g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的pH 7(填>、=、<)。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高

B. 在t1℃时,甲溶液和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在t1℃时,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

D. 在t2℃时,欲将N点的甲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不同字母代表一种不同的物质,其均为初中阶段常见物质,各物质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条件和生成物省略):

已知:B、C两种物质在不同情况下可分别发生①和②两个反应;除Y和J含金属元素外,其他物质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其中,D物质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X、Y和J均为黑色固体。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X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写出B+C→E+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I+Y→J+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的科学。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的绿色化”“产物的绿色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

A.化工厂用氨、二氧化碳和水制碳酸氢铵NH3+H2O+CO2====NH4HCO3

B.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C.用炭、氧气和氧化钠制碳酸钠C+O2CO2,CO2+Na2O===Na2CO3

D.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制氨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

(2)t2时,将6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3)将接近饱和的A物质的水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答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