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用来制取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填字母)。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想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是_____(填字母)。收集二氧化碳时,导管应伸至接近集气瓶底部的原因是_____

【答案】AbCaCO3+2HCl=CaCl2+H2O+CO2↑BFC便于排净集气瓶中的空气

【解析】

根据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型反应,故发生装置可选用A;用E装置收集氧气,是排水法,故气体应从b端通入。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碳酸钙和稀盐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要想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是固液常温型反应,气体通过浓硫酸干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应选择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是BFC;收集二氧化碳时,导管应伸至接近集气瓶底部是为了便于排净集气瓶中的空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物质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为杀菌剂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液呈蓝色;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丙为氯化物。

(1)B的化学式是_____;A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

(2)B的溶液与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稀盐酸。

(1)无明显变化的孔穴有________(填孔穴序号)。

(2)孔穴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孔穴5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不仅生成氧化镁、氮化镁,还有少量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镁的氧化物。

1)已知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请你写出氮化镁的化学式

2)写出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指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 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已经学习到许多不同颜色的物质的性质:在白色固体A混入黑色固体B后加热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C,淡黄色固体D与C反应生成一种污染性气体,常见的银白色金属E与C反应,生成黑色固体F。

写出以上各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_,B 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__

写出A生成C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

D与C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3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0℃时,NaCl的溶解度小干NH4Cl的溶解度

B. 40℃时,饱和Na2 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C. 将饱和Na2 CO3溶液由80℃冷却至40℃时,有固体析出

D. 8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NH4Cl和NaCl固体溶于适量的水,恰好均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小于后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小组同学对铝和稀盐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如图1所示实验,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将橡皮塞连接气体压力传感器,烧瓶中放入铝片和稀盐酸,塞紧瓶塞并打开仪器,一段时间后,得到如图2所示的气体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1)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2)AB段气体压力变化不明显的原因是__;CD段气体压力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

(3)从BC段看反应的速率是先变快后变慢,导致变慢的因素有__(填序号)

a.铝片的表面积

b.盐酸的浓度

c.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X

Y

Z

W

(1)X能形成多种单质,写出其中两种单质的名称_____

(2)Z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

(3)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Y______W(填“大于”或“小于”)。

(4)W位于周期表的_____周期,_____主族,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中心元素可用字母W表示)

(5)“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请根据“捕捉”CO2过程图回答问题:

①加入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分离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

②可循环利用的B物质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

③该过程中还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和氢氧化钠性质的实验。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内容

装置

(实验1)

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

(实验2)

探究氢氧化钠性质

I. A中盛有H2O2溶液,B中盛有MnO2,C中盛有80℃的热水和一小块白磷

I. A中盛有滴有酚酞的

NaOH溶液,B中充满CO2,C中盛有稀硫酸

II.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A中溶液滴加到B中,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并打开K

II.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A中溶液滴加到B中,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充分反应后,打开K

(1)H2O2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1中,打开K后观察到C中白磷燃烧。该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

(3)实验2中,对于所观察到的以下三个实验现象:C中部分液体沿导管流入B中,B中有气泡生成,B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