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名称是硅,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
(2)所表示的粒子符号为S,容易得(“失”或“得”)电子,此原子形成离子的符号S2-
(3)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至右:原子序数(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4)由原子序数为8和13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Al2O3(写化学式).

分析 (1)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解答;
(2)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和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
(3)从元素周期表可以进行解答;
(4)根据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离子进行化学式的书写,据此解答.

解答 解:(1)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氧、硅、铝、铁,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名称是硅,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故填:硅;14;
(2)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是硫原子,其最外层有6个电子,易得到2个电子,故填:S;得;S2-
(3)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至右:原子序数(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故答案为:原子序数(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4)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是氧元素,原子序数是13的元素是铝元素,二者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其化学式为Al2O3,故填:Al2O3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书写化学式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并能应用于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以把化学实验从“实验装置、物质的性质、探究的方法”等角度进行分类.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D与①C(填“A”或“B”或“C”)归为一类,依据是②探究物质的性质.
ABCD
(2)许多物质的命名与元素的化合价高低有关,如氯化铁、氯化亚铁,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2.汞元素的化合价有+2、+1两种,由此推测氧元素和+1价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为①氧化亚汞,化学式为②Hg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小明发现一种淡黄色的固体粉末可以用于杀菌、消毒和漂白.于是想探究该固体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淡黄色固体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硫单质是一种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单质,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
【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少量该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2mL水,振荡并观察现象.
方案二:在燃烧匙里放少量该固体,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比较以上两方案,你认为的最佳方案是方案一,理由是操作简单,对环境无污染.
【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小明通过实验验证,确定该淡黄色粉末为过氧化钠.
小明为进一步研究,向盛有少量该固体的试管中加入2mL水,立刻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可观察到溶液变红.
联想到学过的知识,小明判断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NaOH)和一种无色气体,并对生成的气体成分提出了以下三种假设:
①该气体是CO         ②该气体是H2             ③该气体是O2
你认为上述假设哪个更合理①(填“①”、“②”或“③”).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合理假设(写出简要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到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该气体是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气体16克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据此可知该气体的组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碳、氢B.碳、氧C.氢、氧D.碳、氢和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提示: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钙;与氢氧化钠生成水和氯化钠)
(1)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2)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3)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小洁的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4)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小洁的结论正确,请你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小刚同学结论错误的原因是因为他所做的实验反应后的气体散发到空气中,使得反应后余下质量不等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5)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会变化、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6)查阅资料:小刚和小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法国伟大的科学家拉瓦锡,早在18世纪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准确,缜密的研究,并做出了科学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为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I为碘的元素符号).由此你得到的信息和作出的猜测是(  )
A.加碘食盐中的“碘”是碘单质
B.碘酸钾中K、I、O三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5+、2-
C.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2
D.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9.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aNO3  NaCl  H2SO4B.CaCO3  NaOH  Na2SO4
C.BaCl2  NaNO3  CuSO4D.AgNO3  Na2SO4  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不计入空气质量预测范围的是(  )
A.SO2B.NO2C.PM2.5、PM10D.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从C H O S P Na Ca Fe Mn K Cu N等12种元素中选择恰当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
(1).铵根离子NH4+,作建筑材料的盐是CaCO3,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单质O3,标出硫酸亚铁中铁元素化合价$\stackrel{+2}{Fe}$SO4,有毒的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
(2).有两种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3).实验室加热紫黑色晶体制取氧气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4).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5).乙醇燃烧C2H5OH+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