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物质的用途或制法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B.水中的鱼生存需要氧气

C. 用氢气填充气球 D. 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通电前后物质种类未发生改变,因此为利用物理性质;B、氧气供给呼吸被生物代谢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生成了新物质,因此为利用化学性质;C、利用密度比空气小,为利用物理性质;D、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进行类似蒸馏操作进行分离,为利用物理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河水 B大理石 C氮气 D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硫燃烧后生成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C.炽热铁丝伸入氧气瓶中剧烈燃烧

D.红磷在空气中不能自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单原子构成的分子

B.只有单质与化合物才能形成混合物

C.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D.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铝合金的生产与销售是金属制品工业一条重要的产业链,为测定某种铝铜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探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铝铜合金的质量(g)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生成H2的质量(g)

实验1

30

392

2

实验2

30

588

3

实验3

30

600

3

(1)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该铝铜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解答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上层的蜡烛先熄灭,下层的蜡烛后熄灭

B实验B中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

C实验C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防止液滴飞溅

D实验D中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85gNaCl固体溶于108.5g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入200gAgNO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NaCl的质量与滴入的AgNO溶液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计算A点处消耗AgNO的质量?

(2)计算B点溶液中AgNO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决定元素种类和化学性质的分别是

A、核内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B、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核内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核外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并且瓶盖没有完全密封的无色溶液(如右图),为确认其中的溶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到其中去,回答有关问题。

【进行猜想】猜想Ⅰ:该溶液的溶质是NaCl;

猜想Ⅱ:该溶液的溶质是NaOH;

猜想Ⅲ:该溶液的溶质是Na2CO3

猜想IV:该溶液的溶质是NaHCO3.

【查阅资料】常温下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表: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常温下的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常温下稀溶液的pH

7

13

11

9

从物质的相关信息可知,该溶液的溶质不是NaHCO3,因为常温下NaHC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是

(精确到01.%)。

【进行实验】

(1)测定溶液的pH大于7,该溶液的溶质不是 (填化学式)。

(2)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可以判断原无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获得结论】

该瓶原来装的无色溶液的溶质是NaOH,并且 (填“没有”、“部分”或“全部”)变质。

【拓展】

提纯该无色溶液的步骤是:先向无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然后过滤。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