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向装有过量锌粉的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烧杯中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B.t2t3时,溶质种类不同,金属单质种类也不同

C.若向溶液中插入铝丝,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时间t的取值范围:t2tt4

D.t2时,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有Zn2+Cu2+,固体中的金属单质有ZnAg

【答案】AB

【解析】

向装有过量锌粉的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硝酸铜反应:

At1时,硝酸银未完全反应,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有白色沉淀产生,符合题意;

Bt2时,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金属单质为银、锌,溶质为硝酸锌、硝酸铜,t3时,部分硝酸铜被置换,溶质为硝酸锌、硝酸铜,金属单质为银、铜、锌,故t2t3时,溶质种类相同,金属单质种类不同,符合题意;

C、若向溶液中插入铝丝,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硝酸银已经完全反应,因为溶液中若含有硝酸银,铝先与硝酸银反应,并且硝酸铜未完全反应,则时间t的取值范围:t2tt4,不符合题意;

Dt2时,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硝酸铜还未开始反应,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故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有Zn2+Cu2+,固体中的金属单质有ZnAg,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分析。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大小关系是bac

B.t2℃时,将50g 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

C.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用氧气传感器分别测定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等体积两瓶CO2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数据如图),然后换算出瓶内空气体积分数(O2占空气的体积按1/5计算),最后推算得到实际收集的气体中CO2体积分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CO2体积分数为87.5%

B.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将燃着小木条置于瓶口,熄灭,说明集气瓶中CO2 含量为100%

C.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含CO2气体较纯的是排空气法

D.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中CO2体积分数为9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过程中,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 c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 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和Cu(NO3)2

D. e点,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黎同学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碱的化学性质”的理解,特邀你协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

1)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请将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加紫色石蕊溶液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回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与上面的反应相似,写出这一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试归纳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任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如图为六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六种元素之间的最本质区别是

(2)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镁离子的化学式为 ;氧化钠由钠离子和氧离子构成,氧化钠的化学式为

(3)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图中哪两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填元素符号)

(4)在上述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大多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_____。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化不大如_____。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_____

②确定某温度下某物质的_____

③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_____下溶解度_____

④溶解度曲线上一点(如A点)表示t1℃甲物质的一种_____溶液,该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_____

⑤溶解度曲线下一点(如B点)表示t2℃甲物质的一种_____溶液,该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_____

实验操作

A点溶液移动

B点溶液移动

升温

_____

_____

降温

_____

_____

蒸发溶剂

_____

_____

加溶质

_____

_____

50gB点甲物质溶液变为D点溶液最佳途径: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稀土金属因其独特的性能而被誉为“新材料之母”。稀土金属钇的氧化物(Y2O3)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涂层材料,其颗粒大小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利用富钇稀土(含Y2O370%,含Fe2O3CuOSiO2等约30%)生产大颗粒氧化钇的种工艺如下:

(1)氧化钇(Y2O3)中,Y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2)“酸溶”过程中,氧化钇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离提纯”是为了除去滤液1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调pH”时加入碱液使溶液的pH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5)碳酸钇灼烧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获得大颗粒氧化钇,某小组研究了条件对产品直径的影响,相关数据如下(D50表示颗粒直径)

实验编号

沉淀反应温度/

60

80

85

93

93

93

料液浓度Kg/L

30

30

30

30

40

40

灼烧温度/

1100

1100

1100

1100

1100

1400

氧化钇D50/um

6.00

21.65

35.99

38.56

35.99

61.54

分析上表数据,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将灼烧温度均升高至1400℃,预期所得氧化钇D50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图中可用于加热KClO3制备O2的装置为______(填序号),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若用铁片与稀盐酸在A装置中制备H2,铁片应放在________;用F收集H2时导入气体的导管端为________(填“b”或“c”) ;检验装置D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紧导管口的橡胶管后,_____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3)图中可用于固液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中,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原因是反应过程中若用止水夹夹紧橡胶管后,________。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O2,最好选用装置______(填序号),把F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O2并测定气体体积,应在________端(填“b”或“c”)连接上一个量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