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纯碱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很广泛.现以纯碱、石灰石、水三种物质为原料制取NaOH,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中不包括(  )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分析 由题意“以纯碱、石灰石、水三种物质为反应原料制取氢氧化钠”,则会发生反应:碳酸钙高温制取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纯碱与氢氧化钙反应.再根据:
化合反应的特点:通俗一点就是“多变一,即A+B→AB”即反应后多种化合物转变成一种化合物.
分解反应的特点:是由一种物质分解成多种物质“一变多,AB→A+B”.
置换反应的特点:“单换单”即一种单质置换出另一种单质:A单质+BC→B单质+AC;
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头尾结合型”即AB+CD→AD+CB;“双交换,价不变”内项结合,外项结合;
则可知答案

解答 解:根据题意书写化学方程式为:
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反应符合“一变多”此为分解反应;
CaO+H2O=Ca(OH)2,反应符合“多变一”此为化合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反应符合“头尾结合型即AB+CD→AD+CB”此为复分解反应;
则可知无置换反应.
故选B

点评 掌握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判定方法;了解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铜、氯化钙、硫酸钠、氯化钠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部分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
请回答:
(1)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一定不含有硫酸铜、氯化钙,可能含有氯化钠.
(2)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CO3=BaCO3↓+2NaCl或BaCl2+Na2SO4=BaSO4↓+2NaCl.
(3)为证明该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将固体溶于水后加入氢氧化钡(或者硝酸钡)溶液溶液至过量,过滤后在滤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后滴加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有,反之则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2016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就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
B.过滤和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D.用水区分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KCl的部分溶解度数值如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溶解度
20℃34g
30℃37g
A.20℃时,100g饱和KCl溶液中含有34g溶质
B.将30℃的饱和KCl溶液降温至20℃,有3gKCl晶体析出
C.向相同质量的水中加入不同质量的KCl,所得溶液的浓度一定不同
D.欲除去KCl固体中的二氧化锰,可用加水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水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常饮用蒸馏水对身体有益
B.可用明矾区分硬水和软水
C.活性炭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D.水与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均可用于制备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硫酸铜中所含的阴离子的符号是SO4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图象与对应变化相吻合的是(  )
A.
将一杯稀硫酸分成两等份,然后分别加入镁粉和锌粉
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C.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D.
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O2气体,不会用到的装置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质疑与探究是科学课堂永恒的主题,下列是小科同学对气体收集方式本质原因的探究.
(1)有些同学说:“CO2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小科同学疑惑:为什么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于是,进行了如下对比实验:
用图甲和图乙两种方式收集CO2,通入的气体流速和时间相同,发现甲集气瓶收集到的CO2浓度交大,乙集气瓶的CO2浓度较小,请分析两者浓度相差较大的原因.
(2)有些同学说:“O2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但CO2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对此,小科同学疑惑:于是,又进行了如下对比实验:用图丙装置分别以相同流速通入O2和CO2,发现收集满O2比CO2耗时少,请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