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鸡量主要由蛋壳、蛋壳膜、蛋白、蛋黄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里一层蛋壳膜。化学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开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蛋壳中的 CaCO3含量是多少?

(查阅资料)

a、蛋壳经过科学检测其中含CaCO3的质量分数的为82%~85%,含蛋白质质量分数的1417

b、蛋壳膜中蛋白质含量的为90%~93%。

cBa(OH)2是一种碱,化学性质与Ca(OH)2相似。

(设计方案)

方案一:用灼烧法,将该蛋壳放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并采集相关数据进行测定。

方案二:用酸处理法,将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后再进行吸收转变为碳酸钡进行测量处理。

(进行实验)

方案一:称取12.0g蛋壳研磨成粉末置于通风橱中,灼烧至质量不再减少,再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16g

方案二:用图2所示的连接实验装置。称取12g蛋壳样品进行实验(假设其他成分均不与HCI反应,装置内试剂均足量。)

(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连接好装置后,并____________

②向B装置中加入蛋壳样品后,先通入一会儿空气;

③关闭K1,打开K2,向蛋壳样品中滴入10%的盐酸,直到________为止;

④关闭K2,打开K1,再缓缓通入空气一会儿,至装置C中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⑤将装置C中的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量其质量;

⑥重复上述实验

(数据处理)

方案一:产生的CO2质量_______g,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方案二:重复3次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装置C中沉淀质量(/g

19.68

19.75

19.67

方案二中重复进进行实验的目的__________;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实验测得蛋壳中的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评价反思)

1)方案二中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

2)方案一测定值与科学检测的数据有较大误差,主要原因是________

【答案】检查装置气密性 不产生气泡 4.84 91.7% 减小实验误差 BaOH2+CO2=BaCO3+H2O 83.3% 防止氢氧化钡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灼烧时碳酸钙以外的物质反应也能产生气体

【解析】

[实验步骤]①有气体参与的反应,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所以按如图连接好装置后,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关闭K1,打开K2,向蛋壳样品中滴入10%的盐酸,直到不产生气泡为止;
[数据处理]方案一: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g-7.16g=4.84g
设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x=91.7%
方案二:多次测量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氢氧化钡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钡碳酸钡沉淀和水,所以方案二中重复进进行实验的目的:减小实验误差,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BaOH2+CO2=BaCO3+H2O
碳酸钡的质量为:=19.7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x=10g
所以蛋壳中的CaCO3质量分数为:×100%=83.3%
[评价反思]1)氢氧化钡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实验误差,所以方案二中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氢氧化钡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方案一测定值与科学检测的数据有较大误差,主要原因是:灼烧时碳酸钙以外的物质反应也能产生气体。
故答案为:[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不产生气泡;
[数据处理]方案一:4.8491.7%
方案二:减小实验误差,BaOH2+CO2=BaCO3+H2O83.3%
[评价反思]1)防止氢氧化钡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灼烧时碳酸钙以外的物质反应也能产生气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①③是同种元素B.①②表示的是离子

C.①和②能构成化合物NaClD.①②③④的化学性质都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时常用的部分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C的仪器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中用石灰石和稀HCl制取二氧化碳。

①组装制取装置时,可选择所给仪器中的BCFHIO_____

②若制取88g二氧化碳,理论上至少需要消耗含杂质20%的石灰石_____g

3)下列制取气体的实验中,可以用(2)中的发生装置来完成的是_____

A 铁片和稀盐酸制取氢气

B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 加热碱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

D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证明CO2水溶液呈酸性

B验证面粉粉尘能发生爆炸

C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D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少量氢气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实验内容中的横、纵坐标表示的量符合下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

序号

实验内容

横坐标表示的量

纵坐标表示的量

盐酸加水稀释

加入水的体积

溶液的pH

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红磷质量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二氧化锰质量

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酸

盐酸质量

剩余固体质量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物质的除杂和鉴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中少量的用酒精灯点燃

B.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铁:加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C.鉴别硫酸铵与尿素:加碱,闻气味

D.加热塑料,若其受热熔化则具有热固性,不熔化则具有热塑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部分性质的探究过程:

(1)用手触摸②的烧杯外壁,感觉发烫,这是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_______(填吸热放热),③中的溶液显_______色.

(2)从③到④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说明④中的溶液呈______性(填).

(3)c溶液和a溶液对比,c溶液颜色更浅.

(提出问题)为什么继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溶液颜色会更浅?

(查阅资料)(1)Na2CO3+CO2+H2O==2NaHCO3 (2)Ca(NO3)2溶液与NaHCO3溶液不反应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c溶液滴入稀盐酸

  ____

溶液中含较多的CO32HCO3

另取少量c溶液滴入硝酸钙溶液

无明显现象

溶液中没有大量的____离子

(实验结论)根据甲、乙两个实验得出的结论,写出甲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同种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时,可能得到不同的产物.如:碳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___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106g10% Na2CO3溶液与Ca(NO3)2完全反应生成沉淀 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称取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样品(杂质仅为氯化钠)12.4g,加入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