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水结成了冰 B. 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 镁条燃烧 D.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答案】A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 水结成了冰,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 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C. 镁条燃烧,有新的物质氧化镁生成,是化学变化; D.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

(1)甲同学发现A、B、C三种物质有如图1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表示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下同).已知A是常见金属,人体缺乏组成A的元素易患贫血症;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B与C反应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A是  (填化学式,下同),C是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与B   ;B与C   

(2)乙同学发现X、Y、Z三种物质有如图2所示的循环转化关系“→”表示能转化.

①若X、Y、Z均为含钙化合物,X是一种常用干燥剂,Y俗称熟石灰.则X的化学式为   ,请写出Y→Z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②若X是碳单质,Y、Z是含有碳元素的氧化物,X、Y、Z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Z→X可通过以下反应实现:2Mg+CO22MgO+C.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可持续消费和生产”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

B.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

C.少用自动铅笔,多用木制铅笔

D.使用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P点的意义是

(2)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最好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3)使30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 一种方法是

(4)使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5)向100g 50的水中加入6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以物质作为研究对象,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A. 冰和干冰 B. 镁带和氧化镁

C. 铁丝和铁锈 D. 铜绿和碱式碳酸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晓东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他认为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了需要重新测定并更换试剂瓶的标签.他做了如下实验:称量该溶液34.0g倒入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0.4g二氧化锰,直到不再放出气体后,再称量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称量结果为33.6g.

(1)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

(2)计算该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碘晶体受热升华是因为碘分子发生了变化

B.物质受热膨胀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的缘故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D.坐在教室里闻到窗外飘过的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下列名词的代号填在相应空格内

A.分解 B.吸附 C.过滤

①将食盐与泥沙分离的方法_______

②化肥碳酸氢铵在炎热夏季的消失_______

③活性炭放入红墨水中,红色褪去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有三道考题:①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②CO2的制取和收集;③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考试的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某同学抽签后完成实验的主要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2)该同学操作有误的是 (填序号)。

(3)在第一步操作中,当观察到 (填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4)该同学抽到的是第 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