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07?南京)“抓好资源节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社会和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
【答案】分析:可以从节能、减排、对环境无污染等角度来分析解答.要注意焚烧使处理垃圾的一种方法,但会造成二次污染的,不能采用.
解答:解:A、乙醇是可再生能源,推广使用可以节省化石燃料同时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正确.
B、燃烧废旧塑料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能造成空气二次污染,故B错误;
C、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是洁净能源可以节能也可以减排,所以C正确.
D、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可以节约能源也可减少污染,所以正确.
故选B
点评:节能降耗减排,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目标之一,与之相关的知识也成为中考的重要考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7?南京)把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加到X、Y、Z三种金属中,Y表面有气泡产生,X、Z始终无明显变化;把X的硝酸盐溶液滴加到Z中,Z表面析出X.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7?南京)构建知识网络,理清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图中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相互反应.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该图要求的是(  )
             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20℃)
  阴离子阳离子OH-NO3-Cl-SO42-CO32-
Na+
K+
Ba2+
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7?南京)概念图对一些知识点进行整理,十分有用.请把①稀硝酸②石蕊试液③碳酸钠溶液④pH试纸的序号分别选填在下列有关溶液概念图中的A
B
C
D
处(每个序号只能选填一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7?南京)图表是整理数据、发现其中规律的一种重要工具.1一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试回答:

(1)第三周期11一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    数变化的趋势是
逐渐递增(或从1到8逐渐递增)
逐渐递增(或从1到8逐渐递增)

(2)图中He与Ne、A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样,但都处在每周期的结尾处,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其原因
最外层都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或最外层电子已填充满)
最外层都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或最外层电子已填充满)

(3)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的电子数目,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原子核外有
11
11
个电子,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钠元素和氯元素所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Cl
NaCl

(4)探究钾元素(原子序数为19)单质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甲同学猜想生成物为KOH和    H2;乙同学猜想生成物为KOH和O2,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不合理,请从化合价的角度解释原因
若生成KOH和O2,则该反应中钾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l价,氧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0价,只有元素化合价升高,没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若生成KOH和O2,则该反应中钾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l价,氧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0价,只有元素化合价升高,没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7?南京)请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提出问题】在平时探讨酸的性质时,我们通常是讨论酸的水溶液.究竟水在酸显示酸的特性时扮演什么角色呢?
【确定研究对象以我们最熟知的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和氯化氢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氯化氢溶于水时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而溶于干燥的甲苯(一种有机溶剂)时仍以氯化氢分子的形式分散(如图).

【设计与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
测定导电性氯化氢的水溶液:导电性良好氯化氢的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不导电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与镁作用氯化氢的水溶液:
化学方程式:

Mg+2HCl═MgCl2+H2
Mg+2HCl═MgCl2+H2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明显现象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解离出氢离子
与固态碳酸钠作用氯化氢的水溶液:产生气泡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解离出氢离子
【讨论与反思】盐酸的酸性是因为氯化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出了

水对酸显现其酸性性质非常重要.还有哪些实例或实验也可以体现水对酸显现其酸性性质的重要性呢,是否没有水,酸就不能显现酸性性质呢?(此问不作答,请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关注.)
【拓展探究】该学习小组又尝试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氯化氢气体与氨  气反应的实验探究,活塞K1、K2、K3、K4、K5均关闭(装置气密性好).  通过调节活塞民,用排石蜡油的方法在B管中收集满了氨气,如通过  调节活塞K1、K2,在干燥的A管中充满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干燥氯化氢气体,其操作是
.  在不用任何试剂的情况下,当看到
现象时,说明A管中已收集满了氯化氢气体.打开K3,氯化氢气体与氨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铵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