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周期

1H

2He

第二周期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第三周期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

(1)氟元素与氯元素位于同一纵行的原因是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都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铝元素与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2)M2﹣与Ne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M元素的名称为  .已知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元素的周期律、最外层电子数以及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

(2)根据微粒的结构以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来分析.

【解答】解:(1)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位于同一纵行,它们的最外层均为7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一个电子,在化合物中,铝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故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故填: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得到;AlCl3

(2)M2﹣是由M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其核外有10个电子,则M核外有8个电子,核电荷数为8,是氧元素;因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氧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a﹣8.故填:氧元素;a﹣8.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的关系,相对稳定结构的特点,化学式的写法,了解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通电分解   B.气球充入过量空气爆炸

C.铁钉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D.铜片在加热变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则在20℃时食盐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是(  )

A.10%  B.5%   C.20%  D.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可用于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药品是(  )

A.Fe、Cu、H2SO4溶液 B.Cu、Ag、FeSO4溶液

C.Fe、Ag、CuSO4溶液 D.Ag、FeSO4溶液、Cu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CO2(CO)

 点燃

 B

 Fe(Cu)

 加硫酸铜溶液

 C

 NaCl(Na2CO3

 加适量稀盐酸

 D

 CaO(CaCO3

 加水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标签如图).他们提出可能是Na2SO4、NaHCO3、Na2CO3溶液中的一种,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查阅资料:三种物质溶液在常温下的PH如下表

 溶液

 Na2SO4

 NaHCO3

 Na2CO3

 pH

 pH=7

 pH>7

 pH>7

(1)小新同学认为该溶液的是  ,理由是 

(2)标签破损的原因 

(3)为确定其成分,小新同学设计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

 ①  

 则该溶液是Na2CO3溶液

 过滤,向滤渣滴加稀盐酸.

 ②  

(4)小芳认为可以设计更简单的实验方案,该方案是: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的天然循环——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电解水——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C.液氧和氧气体积不同——氧分子的大小不同

D.天然水是混合物——天然水中含有多种不同的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氧气、氮气、氢气、水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能供给呼吸的气体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3)二十一世纪最清洁的能源                  (4)生活中最常用的溶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        20      15      2

反应后质量/g               m        29      0       8

A.m的值是1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2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