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        20      15      2

反应后质量/g               m        29      0       8

A.m的值是1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29:8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压轴实验题;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元素质量守恒.         

【分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根据反应前的质量=反应后的质量,可求m的质量;根据质量反应前后的变化,可推测反应类型;可推测化学反应中个物质的质量比.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根据反应前的质量=反应后的质量,则1+20+15+2=m+29+0+8,则m=1克;则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丙的质量减小为反应物,乙、丁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分解反应.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29﹣20):(8﹣2)=3:2.              

故选D.                                                    

【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周期

1H

2He

第二周期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第三周期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

(1)氟元素与氯元素位于同一纵行的原因是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都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铝元素与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2)M2﹣与Ne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M元素的名称为  .已知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木制茶几 B.塑料脸盆 C.羊毛围巾 D.纯棉毛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C.该粒子易形成阴离子                    D.该粒子呈电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以下是四种常用的危险品标志,油罐车上应贴的标志是 (填序号).        

       

(2)油罐车起火燃烧有三个必要条件:其中汽油为可燃物,还需要有 与 和.        

(3)从灭火的原理分析,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其原理是  .        

(4)调查表明,火灾伤人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当油罐车起火燃烧爆炸时,下列自救措施不当的是  (填序号).                                                

A、迅速脱下衣物,扑灭大火                                      

B、背对爆炸地点迅速卧倒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选择合适通道迅速逃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学校食堂提供了下列5种食物:

小亮为自己安排的午餐食谱中,较合理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和“”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氢原子,如图是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B变化的实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请写出该中和反应方程式: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甲同学:“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猜想二】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丙同学:  

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 (2)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pH  (填“>”、“=”或“<”)7

猜想一不成立

②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与甲同学方案不同)方案,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1﹣2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猜想三:  

(填“成立”或“不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