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表示N2

B. 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C. 核外电子数由小到大依次为C< X<O

D. 碳原子的质量等于碳原子质子的质量加上核外电子的质量

【答案】C

【解析】A.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为元素符号,下边的是相对原子质量,X表示N,错误;B.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错误;C. 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的电子数依次增多,核外电子数由小到大依次为C< X<O,正确;D. 碳原子的质量等于碳原子质子的质量加上核内中子的质量,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在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

C.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別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重庆一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精盐配置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NaCl溶液。

(1)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A操作中玻璃棒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粗盐提纯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将粗盐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上进行称量 ②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③蒸发时待水分全部蒸干后停止加热 ④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应重新过滤

(3)配置NaCl溶液时,称量精盐发现天平指针偏左,应______(填序号)

A.增加适量砝码 B.减少适量砝码 C.增加适量精盐 D.减少适量精盐

(4)配置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填序号)

①粗盐溶解时不充分 ②过滤时滤纸破损

③蒸发时溶液飞溅 ④配溶液时称量的精盐仍潮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照关系图(“→”表示反应一步完成)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物质

x

y

z

A

B

C

D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一种稀盐酸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取100g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至氯化铝正好完全转化为沉淀,停止滴加氢氧化钾溶液,经测定,生成沉淀的质量为7.8g。请回答:

1)据观察,产生沉淀前,消耗了一定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100g混合溶液中氯化铝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大烧杯倒扣在培养皿上,培养皿上所放物质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肯定正确的是

A. I处试液变蓝

B. II处溶液变浑浊

C. III处溶液颜色逐渐变成无色

D. IV处溶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的二氧化锰可以熏复使用,为了从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回收纯净的二氧化锰,实验操作为溶解、过滤、________、干燥。

3)实验室制取氢气时,选用B为发生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C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打开如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后, 水不能滴下,该同学认为整套装置不漏气,你认为他的判断__________(填“正确 ”或“不正确”)。实验室为了除去其中的氯化氢气体,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 下列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填序号),试剂瓶中盛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浓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 (填字母序号)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由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氟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

3ABC三种不同分子的模型分别为,如图为三种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状况,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三物质的化学式前的系数之比为_____(填字母序号)

A 312 B 413 C 412 D 3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金属的应用和防护

1)用不锈钢、合成橡胶、氧化镁等材料制造的飞机轮胎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

2)航空煤油是飞机的燃料,它主要是由___________炼制的。

3)铁易生锈,提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

4)特种钢中含有少量粉混合在高温下反应可得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受热分解生成高熔点的可用作阻燃剂,其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

a 分解吸热,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b 覆盖燃烧物,隔绝氧气

(二)制备还原性铁粉

实验室利用废铁屑(含少量)为原料制备还原性铁粉的流程如下:

1粉可使酸溶产生的转化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检验已洗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先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再滴加_______溶液,无明显现象。

3干燥时有少量发生下列转化:,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焙烧前,应将炭粉与干燥所得固体均匀混合,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三)测定还原性铁粉的组成

还原性铁粉中含有少量,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以下实验。

资料:①在加热时与反应能生成相应氧化物。

不与酸反应。

实验1:取样品,加入足量稀,充分反应后生成

实验2:另取样品,按下图进行实验。

表:装置AB的质量变化

装置

A

B

反应前

300.00

400.00

反应后

m

400.44

实验后A中固体全部变为红棕色,装置AB的质量变化如上表。

1)装配好装置后,实验前先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___________。表中m的值是____________.

反思:若用空气替代进行实验,测得的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