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同学发现某维生素C泡腾片遇水产生大量气泡,对其产生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已知维生素C泡腾片的配料:维生素C 2%、乳糖、碳酸盐等。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如图1,向试管中滴入几滴水,1min后振荡锥形瓶。

小试管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注射器活栓        

猜想成立,且无其它气体生成。

生成气体成分及原因】

猜想:气泡中含有CO2 ,依据是_______。

猜想产生气体的原因:该泡腾片中含有酸性物质与碳酸盐反应。

进行实验:将维生素C泡腾片溶解于一定量水,用              测量反应后的溶液酸碱度为3,说明该维生素C泡腾片含有酸性物质。

上述实验中固态酸性物质与碳酸盐反应时,水的作用是溶解固态酸性物质形成酸溶液,使之与碳酸盐反应。因此,储存该维生素C泡腾片应注意                                 

【探究二氧化碳源】

猜想:该维生素C泡腾片含有质量分数为20%的二氧化碳源(钠盐),有关资料记载二氧化碳源可能是①NaHCO3                         ③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利用上图装置(夹持仪器略)进行探究,图中装稀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主要实验步骤有: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称取4.20g泡腾片粉末装入烧瓶中,松开弹簧夹K,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③称量装置D为200.00g,夹上弹簧夹K,滴加稀硫酸;④松开弹簧夹K,再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⑤称量装置D质量为200.44g。反应开始前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通过计算判断出以上猜想______(填序号)成立。

反思交流:

(1)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提出,将D装置替换成与E相同的装置更加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没有C装置,对该实验有没有影响_____。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如图1,向试管中滴入几滴水,1min后振荡锥形瓶。

小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注射器活栓 不动

猜想成立,且无其它气体生成。

【生成气体成分及原因】

 石灰水变浑浊。pH试纸。密封、干燥。

【探究二氧化碳源】

猜想: Na2CO3  

实验: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反应开始前通入空气的目的是排除装置中原有的二氧化碳

步骤④的作用是将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入吸收装置中

数据处理:猜想_①_(填序号)成立。

反思交流:

(1)E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D装置中对实验造成干扰。

(2)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时可能带出水蒸气。

(3)有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8克水通常状况下为1.8mL,加热变为水蒸气后约为2240mL,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本身  (发生了、没有发生)改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不变、加快、减慢),水分子间的间距  (不变、增大、减小),这个过程发生的是  (化学、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时,我们曾经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忆当时的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反应后天平的指针  (“偏左”“偏右”“不变”),原因是 反 ,该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符合”或“不符合”)

(2)图乙中在实验设计时,玻璃管上方系一瘪气球的目的是  .图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总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里不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现有:①NaOH溶液 ②大理石 ③NaCl溶液 ④稀硝酸四种试剂,通常各自存放在下列图示的某种试剂瓶中。存放在下列试剂瓶中的上述药品编号顺序应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②①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稀硫酸除铁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3种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中含有四种元素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                              

D.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                 

           

A.用①③制取氧气   B.用②③制取二氧化碳                      

C.用②④制取氧气   D.用①⑤制取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

【假设】H2O2生成O2的快慢与  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和红砖粉,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进行实验】如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气体发生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  ,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1

2

反应物

6%过氧化氢溶液

6%过氧化氢溶液

催化剂

1g红砖粉

1g二氧化锰

时间

152s

35s

【结论】该探究得出的结论是 

【反思】H2O2 在常温下分解很慢,加入二氧化锰或红砖粉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二氧化锰或红砖粉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反应前后    是否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