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稀硫酸除铁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是加热红色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该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

B.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氧化汞和氧气中含有不同的氧原子

D.氧化汞、汞、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1)做实验时应该  (填“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或“先加热再通一氧化碳”),目的是  

(2)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是 (3)如图导气管口放置点燃酒精灯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处理

B.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必须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D.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替代聚乙烯塑料制作一次性饭盒,可防止产生“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若分别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C.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D.当甲中含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发现某维生素C泡腾片遇水产生大量气泡,对其产生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已知维生素C泡腾片的配料:维生素C 2%、乳糖、碳酸盐等。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如图1,向试管中滴入几滴水,1min后振荡锥形瓶。

小试管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注射器活栓        

猜想成立,且无其它气体生成。

生成气体成分及原因】

猜想:气泡中含有CO2 ,依据是_______。

猜想产生气体的原因:该泡腾片中含有酸性物质与碳酸盐反应。

进行实验:将维生素C泡腾片溶解于一定量水,用              测量反应后的溶液酸碱度为3,说明该维生素C泡腾片含有酸性物质。

上述实验中固态酸性物质与碳酸盐反应时,水的作用是溶解固态酸性物质形成酸溶液,使之与碳酸盐反应。因此,储存该维生素C泡腾片应注意                                 

【探究二氧化碳源】

猜想:该维生素C泡腾片含有质量分数为20%的二氧化碳源(钠盐),有关资料记载二氧化碳源可能是①NaHCO3                         ③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利用上图装置(夹持仪器略)进行探究,图中装稀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主要实验步骤有: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称取4.20g泡腾片粉末装入烧瓶中,松开弹簧夹K,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③称量装置D为200.00g,夹上弹簧夹K,滴加稀硫酸;④松开弹簧夹K,再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⑤称量装置D质量为200.44g。反应开始前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通过计算判断出以上猜想______(填序号)成立。

反思交流:

(1)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提出,将D装置替换成与E相同的装置更加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没有C装置,对该实验有没有影响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将pH试纸放入待测液中,测定溶液的pH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要用10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如图是他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  (选填“10 mL”、“50 mL”或“100 mL”)量筒.        

(2)指出图中的一处操作错误: .                              

(3)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                

(4)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要密封保存,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5

      0

     84

A.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分解反应

B.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22g

D.该反应中A、B、C、D四种物质的质量比为4:6:11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