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下表列出的是第三周期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部分信息未列出)。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填空。

元素

Na

Mg

Si

P

C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1

+2

+4

-4

+5

-3

+7

-1

(1)②元素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①和②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③处填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_____

(3)④处的最高正价是+6,最低负价是 ______。由此你可以得出有关元素化合价的一条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

元素X、Y、Z、M是初中常见的四种元素。有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有关信息

X

可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单质

Y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Z

其单质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M

生活中最常见、用量最大的金属元素

①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最简单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由X、Z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的化合物,写出它快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M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虬津片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______;D中溶质是_________

(2)写出物质E和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E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诸城市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探索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①NH2+CO2+X=NH4HCO3

②NH4HCO3+NaCl=NH4Cl+NaHCO3↓

③2NaHCO3Na2CO3+H2O+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X的化学式为

(2)除去混在Na2CO3粉末中少量的NaHCO3的方法是

(3)工业纯碱中含有氯化钠,取55g工业纯碱,向其中加入269.5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二氧化碳,求:

①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诸城市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X、Y、Z三种液体的对应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显酸性 B.Y一定是水

C.Z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D.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某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片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为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将药片研碎,取4.0 g 样品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时,收集到的气体经干燥后质量为0.88 g。(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样品中其它成分受热不分解)

计算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

A. 3H —3个氢元素 B. O2- — 氧离子

C. Fe3O4 — 四氧化三铁 D. 2N2 — 2个氮气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铜片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表面会产生绿色的铜锈。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

实验,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铜生锈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铜片接触的物质,利用右图装置(铜片长

8cm,宽1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7个实验,并持续观察30天。

编号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充满纯净的O2

铜片均无明显变化

2

充满纯净的CO2

3

充满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

4

加入蒸馏水5mL(液面未浸没铜片),再充满O2

5

加入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5 mL,再充满CO2

6

充入10mL O2,再充入10mLCO2

7

加入蒸馏水5ml,再依次充入10mL CO2和10mL O2

铜片生锈,且水面附近锈蚀最严重

【解释与结论】

(1)实验3中,要使用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原因是_______。

(2)实验5的目的是_______。

(3)通过上述实验,得出铜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4)请写出一种防止铜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__。

(5)查阅资料可知,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由此,你认为上述实验中只需进行实验(填实验编号),就可探究出铜生锈条件,理由是_______。

(6)与以上进行的实验对比,你认为铜片在通常状况的空气中,生锈非常缓慢的原因

可能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已知:2KClO3=2KCl + 3O2↑,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6届四川省九年级中考复习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碳酸氢钠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小滨同学设计了实验,以探究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入几滴酚酞实验,振荡.现象:溶液变成浅红色.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

【探究实验2】能与酸反应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现象为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3】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实验方案】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现象:充分加热后,大试管口有水珠出现,管底有白色固体残留,小试管中澄清石灰石变浑浊.

结论:碳酸氢钠受热能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白色固体.

验证:(1)请你帮小滨设计实验,证明试管中留下的白色固体是Na2CO3,而不是NaOH(所选试剂不能用酸).

步骤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试说出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