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

A. 3H —3个氢元素 B. O2- — 氧离子

C. Fe3O4 — 四氧化三铁 D. 2N2 — 2个氮气分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虬津片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用下列物质能一次性将稀硫酸、水、澄清石灰水鉴别开来的溶液是(_______)

A.酚酞试液  B.石蕊试液 

C.稀盐酸 D.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诸城市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6分)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初中化学中许多实验都用到了盐酸。

(1)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 产生。下列实验中一定不会用到盐酸的是 (填序号)。

A.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B.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D.除去铁钉上的锈迹

(2)用盐酸按照下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的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B.另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D.加入金属Cu片,产生气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诸城市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不会发生明显改变的是(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氯化钠 D.硝酸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下表列出的是第三周期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部分信息未列出)。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填空。

元素

Na

Mg

Si

P

C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1

+2

+4

-4

+5

-3

+7

-1

(1)②元素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①和②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③处填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_____

(3)④处的最高正价是+6,最低负价是 ______。由此你可以得出有关元素化合价的一条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

元素X、Y、Z、M是初中常见的四种元素。有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有关信息

X

可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单质

Y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Z

其单质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M

生活中最常见、用量最大的金属元素

①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最简单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由X、Z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的化合物,写出它快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M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假设 B. 交流评价 C. 设计实验 D. 作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A、B、C、D、E、F、G都是由C、H、O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常温常压下,G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在4℃以上时,它的密度变化符合“热胀冷缩”规律,但在0℃和4℃之间却表现为“热缩冷胀”。“”表示一种物质在一种条件下能生成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

(2)A、B、C、D、E、F、G七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

(3)请写出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若E与F反应只生成G,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画出反应过程中各阶段的微观示意图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炒菜过程中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 分子的体积很小 B. 分子的质量很小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分子在不断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6届四川省九年级中考复习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在生活中用途广泛.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

【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试管取适量碳酸氢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振荡,溶液变浅红色.结论:   

【探究实验2】能与酸反应

取适量碳酸氢钠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再把燃着的木条迅速伸入试管,木条熄灭,碳酸氢钠和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探究实验3】能与碱反应

查阅资料:NaHCO3+NaOH═Na2CO3+H2O;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用试管取适量碳酸氢钠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提示:可以选择CaCl2溶液做试剂,通过证明有Na2CO3生成,从而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如图,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甲、乙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甲、乙两个实验的目的性区别是   

有同学提出两个实验都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  ;要证明有Na2CO3生成,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