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对于下列化学用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②、③都可以表示原子

B. ⑤和⑥既能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C. ③和④所代表的微粒的化学性质稳定

D. 能表示离子的只有④和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入10滴紫色石蕊溶液,装入玻璃管中,然后从玻璃管的两端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并迅速封闭两端管口,很快可观察到管内有白烟产生,待白烟消失后还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氨水和盐酸都属于易挥发性物质 B. 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同

C. 图示黑点表示石蕊溶液变成了红色 D. 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中考复习四月阶段性自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试剂和主要操作都正确的是

物质

选用试剂

主要操作

A

MnO2(KCl)

H2O

过滤

B

NaCl溶液(CuCl2)

AgNO3溶液

结晶

C

Cu(CuO)

HCl溶液

过滤

D

Fe(Zn)

H2SO4溶液

过滤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吉林省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厨房煤气管漏气应关闭阀门并开油烟机排气

B.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C.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壶可以使其光亮洁净且耐用

D.钙、铁、硒、碘属于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所以不可多吃含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E.喝苏打水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F.可以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羊毛和丝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吉林省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30g甲物质溶于70g水中得到30%的甲溶液

B. t3℃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C. t2℃时,甲、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

D. 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图中a点的含义是______,60℃时,两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

②当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采用_______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③将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转化为同温下的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④如图所示,10℃时向硝酸钾溶液(底部有Xg硝酸钾晶体)中加入10g水并充分搅拌,恢复至10℃,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A.所得溶液一定饱和

B.溶质质量一定变大

C.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变大

D.若X< 2.1g,所得溶液不饱和

⑤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反应原理是:

2NaCl+2H2OH2↑+Cl2↑+2NaOH。

Ⅰ.该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呈黄绿色,具有剌激性气味,该气体是_____(填“H2”或“Cl2”)。向电解后的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可观察到_____,证明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

Ⅱ.电解食盐水时,若有0.5molNaCl参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g。(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金属钯(Pd)是种用于制首饰的银白色贵金属,现进行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将钯丝伸入稀盐酸

将银丝伸入PdCl2溶液

将铂丝伸入PdCl2溶液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银丝表面析出固体 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由上述现象可知,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

A. 氢之前 B. 银和铂之间 C. 氢和银之间 D. 铂之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实验室常用的制备气体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① 写出图中编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_。

②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装置编号),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

③ 用装置C做气体发生装置的适用范围是_______。

④ 某班级学生通过实验确定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稀盐酸中放入粉末状碳酸钠

反应剧烈

产生

大量

气泡

选择____为原料最合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稀盐酸中放入粉末状碳酸钙

稀盐酸中放入块状碳酸钙

反应____

⑤ 两组同学将④中甲、乙、丙三支试管的剩余溶液倒入各自的废液缸中,观察到了不同的现象,记录并分析如下。


 

倒入废液缸前的现象

倒入废液缸后的现象

相关分析

第一组

各试管中均无固体

有气泡产生

试管甲中剩余溶液的pH_____7

(填“>”、“=”或“<”)。

第二组

各试管中均无固体

无明显现象

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氮等.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是可燃物

B.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

C.石油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D.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