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AJ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省略。已知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俗称小苏打。请回答:

1)物质E_____(填化学式)。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反应④中生成GH的体积比为_____

4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物质F的用途_____(写一种)。

【答案】NaCl 12 做燃料或冶炼金属

【解析】

AJ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可推出A为盐酸,B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俗称小苏打,可推出B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D能与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且生成物F能与赤铁矿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可推出D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F为一氧化碳,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铁能与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C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GH,可推出C为水,则E为氯化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氧气和氢气,I能与G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J,可推出I为铁,G为氧气,则H为氢气,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J为四氧化三铁。

1)物质E为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2)反应③为三氧化二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④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G为氧气、H为氢气,在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生成GH的体积比为:1:2

4A为碳酸氢钠,B为盐酸,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物质F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做气体燃料,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是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图示并结合有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空气比等质量的液态空气体积大的原因是空气中分子体积比液态空气中分子体积大

B.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微观实质是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而原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C. 工业上根据氧气和氮气的密度不同分离得到氧气

D. 液态空气和空气中分子都在不断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了猜想,请你补充丁同学的猜想。

同学甲:可能是;同学乙:可能只有

同学丙:可能是HCl;同学丁: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试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_______

同学甲猜想不正确

实验二

另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先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沉淀

______ 猜想正确

(反思与拓展)

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写一条)。

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1)图甲中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

2)组装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时,需要从图甲中选择的仪器有_____(填序 号);检验某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

3)上述装置还可用于锌粒和稀盐酸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若要干燥气体,发生装置与图乙装置中的_____(填“a”“b”)连接,检验气 体中是否含有氯化氢气体,可将图乙中试剂换成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氢气分子________

2)三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

3)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盐___

4)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为+3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B. 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

C. 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D. 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5年11月30日~12月11日在巴黎举行,会议旨在通过限制人类活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A.禁止农作物秸秆燃烧,减轻对雾霾影响

B.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C.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减少酸雨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化学实验探究课上,化学老师交给化学兴趣小组一包可能含有Na2SO4NaNO2(亚硝酸钠)NaCl(至少含有两种物质)的白色粉末,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参与探究该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

1)提出问题:该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查阅资料

化学式

酸碱性

与稀盐酸作用

毒性

NaNO2

碱性

放出棕红色气体

NaC1

中性

不反应

3)提出猜想:猜想:只含有NaClNa2SO4;猜想:只含有NaClNaNO2;猜想:只含有_____;猜想:含有Na2SO4NaNO2NaCl

4)进行探究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一

取少量固体样品于两支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向试管1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向试管2滴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试管1:溶液变红色试管2:无明显现象

一定有_____

一定没有_____

步骤二

另取适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滴加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一定有_____

5)实验,猜想_________成立;

6)写出步骤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7)拓展:粗盐中常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粗盐提纯的基本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_____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认识溶液的变化。根据如图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①M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

②50℃时,将40g甲物质投入到50g水中,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

③20℃时,处于a点状态甲溶液,升温至50℃,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别将5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100g降温到20℃时,甲、乙、丙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