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过氧乙酸对细菌和病菌具有高效、快速杀灭作用,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的消毒。下图为过氧乙酸的结构式,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D.完全燃烧生成H2OCO2

【答案】C

【解析】

A、由图中可知,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其化学式是C2H4O3,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于其化学式是C2H4O3,所以其相对原子质量是(12×2+1×4+16×3=76,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元素的质量比是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分子内原子个数的比值,不等于原子个数比,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由于其化学式是C2H4O3,含有碳、氢、氧元素,故完全燃烧生成H2OCO2,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哈工大科技成果与冰城制造助力长五B”首飞告捷。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研发兼具金属特性与高弹性的金属橡胶构件,破解高真空、大温差下阻尼减震难题

B.机器人焊接技术使用了多种焊剂,其中的焊锡的主要成分是铅、锡

C.研制陶瓷轴承为液氢涡轮发动机提供技术支撑,陶瓷属于合成材料

D.中铝东轻公司为长五B”火箭轻如蝉翼坚不可摧的战甲生产的铝合金具有强度高、硬度好等性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实验一)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李同学按如图1所示,首先向盛有适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了23滴酚酞溶液,接着向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当观察到______的现象时,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二)证明酸碱反应有水生成。

小杨取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和氢 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1)实验①、②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

(2)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

(实验三)探究酸和碱反应过程中溶液pH、温度的变化。

小芳和小敏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逐滴匀速滴加稀盐酸溶液,用电子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温度曲线如图3、如图4

(1)由图4分析,酸和碱发生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由图3分析,酸和碱的反应是________反应(吸热放热”)

(3)在小亮的实验中,当实验进行到60秒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该溶液能与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碳酸钠 ②氧化铜 ③硫酸铜 ④镁

(4)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基本观念中最基础的部分,从微观视角认识和考察物质世界是研究化学应掌握的重要思维方法,试从微观角度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由中和反应实质可以知道部分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请再写出一组不能共存的离子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

2)若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氧气,则可从AE中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装置B中的分液漏斗相比于长颈漏斗的优点是_____,若用装置D收集CO2,验满的操作是_____

4)若用装置F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氢气体积,另一仪器的名称为_____,在装置F中气体应从_____(选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小红同学总结了氢氧化钙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所示),即氢氧化钙与图中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图中M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

(2)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该反应能____(吸收放出”)热量。

(3)性质②和性质③的化学反应都有相同的物质生成,该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4)利用性质②可以解释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就变硬了的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行业。已知CuCl难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湿空气中易变质。CuCl 的制备流程如下:

1)“滤液 1”中除了Na+SO42-外,还存在较多的离子是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2)“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2CuCl2+Na2SO3=2CuCl+2NaCl+SO3,产生的SO3迅速与水化合生成一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

3)“操作 a”的名称是_____。本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_____(写化学式)。

4)可用“水洗”的原因是_________,“醇洗”的目的是_____

5160g CuSO4与足量NaCl 经上述制备流程,可生成的 CuCl 最多是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学生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请完成下列各题:

(1)自行车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 (选一种物质填序号)

(2)车轮的钢圈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生锈实质上是铁与空气中______发生 了一系列复杂的反应而造成的;

(3)利用铁生锈的原理在食品工业上还有应用。纳米 Fe ,可以用于食品保鲜,称之为双吸剂,请用 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双吸剂是否完全失效,写出鉴别过程(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后,轮胎内空气分子间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_ (大于小于、或等于”)空气中分子之间的距离

(5)废旧的自行车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示与相应的文字描述完全相符合的是(

A. 表示水电解实验中生成氢气与氧气体积比

B. 表示Ba(OH)2溶液中逐渐滴加稀H2SO4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

C. 表示足量的MgFeZn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D. 表示同一温度下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①: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B.图②: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C.图③:在密闭容器中,镁条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

D.图④:向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