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蚊香是的主要成分是丙烯菊酯(C19H26O3),丙烯菊酯是有四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302,C、H、O的质量比为114:13:24.

分析 根据丙烯菊酯化学式的含义、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丙烯菊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丙烯菊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9+1×26+16×3=302.
由丙烯菊酯的化学式可知,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1×26):(16×3)=114:13:24;故填:114:13:24.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常温下制取氧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红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3)淡黄色粉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
(4)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加热制取氧气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将20gCO和CO2 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10g沉淀,求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添加药品
C.
过滤
D.
CO2的验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含有Cu和Ag
B.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C.如果在滤液中插入光洁的铁片,发现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含Cu(NO32
D.如果向滤渣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Fe、Cu、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不同意(“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
(3)小红按如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计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活泼,镁更容易和氧气反应.
(4)该兴趣小组又做了镁条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发现均能产生H2,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序号实验1实验2实验3/
与镁条反应的溶液NH4ClNaClNa2SO4lH2O
实验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有较多气泡产生有少量气泡产生气泡极少
加热后,实验现象气泡明显增多可闻到氨味气泡增多气泡增多气泡增多
上表中,用水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对比.
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请写出一条结论,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不分析原因,不得分):盐可以做镁与水反应的催化剂,因为盐能加快产生气体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各组分金属熔点低
B.钢的性能优良,是很纯的铁
C.铁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D.铝、铁、铜都是银白色固体,都能够导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实验室提供以下常用仪器如图1,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不可重复选用).
(1)写出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酒精灯.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来制取氧气,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分别是氯酸钾 $→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2KClO3 $\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发生装置可选用(填代号,下同)A,收集氧气可选用C;如果实验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气体.若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移出导管,再 移开酒精灯熄灭,其原因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引起热的试管炸裂.
(3)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接着进行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实验如图2):该图是木炭燃烧的图示,振荡图丙中的集气瓶,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木炭燃烧这个化学反应的表达式为碳+氧气 $\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鉴别碳酸钠和氯化钠,下列不能达到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加入澄清石灰水D.加入酚酞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