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小明同学为了除去河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采用如图所示装置。

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___;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如果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除了缺仪器外;其中的错误还有____________

3)若多次过滤之后,滤液仍然浑浊,出现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玻璃棒 引流 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滤纸破损或滤液高于滤纸边缘或仪器不干净(合理即可)

【解析】

1)据图可以知道,缺少的仪器是玻璃棒,起到了引流的作用;

2)如果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其中的错误有: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3)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滤纸破损或滤液高于滤纸边缘或仪器不干净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核电荷数为1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从原子结构角度

①在元素周期表中,以上元素都位于第三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氩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离子符号:铝离子________

3)写出符号:3个氧分子________

4)一种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7,该氯原子的中子数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标号仪器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仪器2的名称是____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受热均匀,然后对准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②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③收集完毕,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⑦熄灭酒精灯.

①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A ①②③④⑥⑤⑦ B ①⑥③②⑤④⑦ C ④②⑥①⑤③⑦ D ②③⑦①⑤④⑥

②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③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药品装入试管后,在试管口塞棉花团的目的_____________

A装置试管口为何斜朝下_____________

⑥收集氧气可以选取的收集装置 ____________ ,哪种方法收集的气体更纯______,假如使用F装置收集氧气,瓶中盛满空气,气体应从_____端通入。

⑦实验操作过程要注意先后顺序,如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再放药品,当实验完毕,拿出导气管,熄灭酒精灯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这样操作的原因______________

3)通常状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请完成下列问题: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碳酸钙

向一定量铁粉中加入稀盐酸

pH=2的稀盐酸中加入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

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硝酸钾固体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含有Na2SO4杂质的Na2CO3固体样品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过程中产生气体的原因是______。

(2)计算溶液A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四种元素,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是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元素,C元素的单质是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D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和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元素的名称是____C元素组成的单质点燃前需要____。由B元素组成的单质,实验室可用氯酸钾制取,其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D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

2)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_____

3Na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

4)由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可知,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排在第_____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1)下列金属制品的主要用途,利用金属异电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

2201810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钢桥,施工中用了大量的钢材并采用了先进的防锈技术,钢铁制品在空气中容易与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接触而生锈,请写出一种生活中防止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3)铝制品在空气中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将一定量的金属R加入硝酸锌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若滤液有颜色,则R一定是Cu

B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有Zn

C若滤渣中只有2种金属,则滤液中一定有2种溶质

D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 H

M

X

Y

Z

W

18 Ar

1 Y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____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

2Z 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W2- 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是___________,写出W2-的离子符号:_______

3 M Y 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空气污染物,该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