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


1)写出上图D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中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收集氧气可选择_______(填装置编号)。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选择_______________(填药品名称),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常温下,可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若要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编号)。

5)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看不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将烧杯换成水槽 B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橡皮塞未旋紧 D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口另一端插入水中

【答案】集气瓶 BC 2H2O22H2O+O2 催化 DE A 稀盐酸 碳酸钙 CO2+Ca(OH)2=CaCO3↓+H2O C A

【解析】

1D装置中甲仪器是集气瓶。

2)固液常温反应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B,故实验室中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C,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收集氧气可选择DE。加热固体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实A,故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4)常温下,可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若要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装置C中有分液漏斗,通过控制分液漏斗滴加液体的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5A 将烧杯换成水槽与装置的气密性无关,此选项符合题意;

B 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液体深处压强较大,气体无法逸出,在导管口看不到气泡,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橡皮塞未旋紧,气体从橡皮塞出逸出,在导管口看不到气泡,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口另一端插入水中,可能会在导管口看不到气泡,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如下几组实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已知:BaSO4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第一组)选取5种溶液,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

现象及结论

解释

试管AB中无明显现象,不能确定反应是否发生。

/

1)试管C中产生_____(填实验现象)。复分解反应已发生。

2)试管C中减少的微粒是_____ (填微粒符号)

试管D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复分解反应已发生。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第二组)对试管AB中是否发生反应再探究,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

现象及结论

解释

试管E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滴加一定量稀硫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复分解反应已发生。

4)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试管E中反应的实质是_____

试管F中始终无明显现象,不能确定反应是否发生。

(第三组)对试管B中是否发生反应继续探究,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

现象及结论

解释

试管G中溶液变红

5)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检验试管G的溶液中存在_____(填微粒符号)。

6)向试管H中滴加_____(填“试剂X”的化学式)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溶液中有SO42存在。

结论

NaCl溶液与稀硫酸不发生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废水会对水体产生严重污染。 某工厂利用中和法处理含硫酸的工业废水和含氢氧化钠的工业废水( 已知两种工业废水的密度均为1.05g.L-1,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 5%)。废水处理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8则紫色石蕊试液遇到处理后的废水呈________________色。

(2) 室温下,若要使处理后的废水pH=7,试计算a的值(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证据推理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已知某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含有Na2SO4Na2CO3或两者之一,另有一种溶液B,其中的溶质可能是CuCl2NH4Cl或两者之一。

按图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气体C的化学式为_______,沉淀F的颜色为____

2)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

3)取少量溶液G蒸发结晶,所得的固体为__(填写化学式)。

4)由上述实验可分析出溶液A的组成为_____

5)由上述实验可分析出溶液B的组成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探究斯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加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OH、猜想四:NaOH、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

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 ______ 不成立

另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______

猜想三成立

(反思与拓展)

写出氢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若向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有氢气和______

登山运动员携带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携带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某大理石中因含少量硫化物,使制得的CO2中混有H2S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用下图装置制取一瓶纯净、干燥的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指出并加以改正装置AD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利用改正后的装置完成后面的实验。

3)用多功能瓶(“E”“F”)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b”“c”“d”)端导管口通入。

4)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H2S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欲除去CO2中混有H2S气体,B装置中所盛试剂应选用_____________(填氢氧化钠硫酸铜)溶液。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你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为灯泡的示意图,所标出的物质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钨可用于制作灯丝,这是因为钨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2)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①写出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束后,将试管AB内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同学们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乙是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中x=8

B.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

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D.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甲转化为丁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转化①中原子种类不变,个数改变B. 转化②是化合反应

C. 整个过程中共有2种氧化物D. 物质丁是复合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