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安全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B. C. 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诸城市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6分)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初中化学中许多实验都用到了盐酸。

(1)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 产生。下列实验中一定不会用到盐酸的是 (填序号)。

A.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B.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D.除去铁钉上的锈迹

(2)用盐酸按照下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的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B.另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D.加入金属Cu片,产生气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A、B、C、D、E、F、G都是由C、H、O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常温常压下,G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在4℃以上时,它的密度变化符合“热胀冷缩”规律,但在0℃和4℃之间却表现为“热缩冷胀”。“”表示一种物质在一种条件下能生成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

(2)A、B、C、D、E、F、G七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

(3)请写出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若E与F反应只生成G,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画出反应过程中各阶段的微观示意图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炒菜过程中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 分子的体积很小 B. 分子的质量很小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分子在不断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灭火措施中,正确的是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水烧灭

B. 电器着火--用水烧灭

C. 实验时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D. 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九年级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单质B是一种常见且用途广泛的金属,B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已知金属B能发生如下一系列变化:

试推断:

(1)写出C、D各物质的化学式:

C____________ ; D____________。

(2)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单质B与硫酸铜溶液充分混合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硫酸溶液,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是________,(写化学式),滤渣一定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九年级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68

3.73

7.3

13.4

A. 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 20℃时,将2g高氯酸钾溶于98g水可配制2%的溶液

C. 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

D. 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晶体析出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6届四川省九年级中考复习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在生活中用途广泛.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

【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试管取适量碳酸氢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振荡,溶液变浅红色.结论:   

【探究实验2】能与酸反应

取适量碳酸氢钠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再把燃着的木条迅速伸入试管,木条熄灭,碳酸氢钠和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探究实验3】能与碱反应

查阅资料:NaHCO3+NaOH═Na2CO3+H2O;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用试管取适量碳酸氢钠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提示:可以选择CaCl2溶液做试剂,通过证明有Na2CO3生成,从而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如图,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甲、乙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甲、乙两个实验的目的性区别是   

有同学提出两个实验都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  ;要证明有Na2CO3生成,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盐城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50g甲

B.t1℃时,配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相同体积的水

C.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质量仍然相等

D.要从含少量乙的甲中提纯甲,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