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时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

C.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D.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C

【解析】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时,利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但是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相等,图像与事实相符,故A正确;

B、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反应,溶液pH升高,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pH7,继续加入碳酸钠溶液时,再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不变,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碳酸钠溶液时,溶液pH升高,图像与事实相符,故B正确;

C、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铁,至完全反应,消耗的锌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图像与事实不相符,故C错误;

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图像与事实相符,故D正确。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春天来了,小张同学和小伙伴们一起骑着单车去踏青。经过本次踏青之旅,同学们对化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踏青所用物品中,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属于合金的是_____

2)野餐中,折叠椅支架使用铝合金,是利用其_____性质。

3)经过一条清澈的小溪,小军取了少量溪水,向其中加入肥皂水、振荡现察到_____现象,说明该溪水为硬水。

4)同学们带了便携式燃气灶,其燃气主要成分是洁净能源丁烷(化学式C4H10),其充分燃烧生成两种常见氧化物,请写出丁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一、图二是某兴趣小组探究金属、酸的化学性质时所做的两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两组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全部倒入甲、乙两个洁净的烧杯中,据图回答:

1)在图一所示的实验中,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将①②两只试管反应后的液体倒入甲烧杯中,发现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完全反应后,甲烧杯中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

3)当观察到③试管中的液体____________时,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能发生反应。

4)将③④两只试管反应后的液体倒入乙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溶液呈无色。则试管④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共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5)将乙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无色滤液中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甲同学认为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NaCl HCl,你认为甲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NaCl,一定不含有Na2CO3

丙同学认为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NaCl,还可能含有另外一种物质,于是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___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滤液中的溶质有NaCl ________ (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用向上排气法收集的一试管CO2气体倒立在盛有NaOH溶液的水槽中,轻轻摇晃,液面上升到如图所示位置停止,问:

1)试管液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试管液面不再上升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2SO4是制造纸张、药品、染料稀释剂等的重要原料。某Na2SO4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MgCl2,实验室提纯Na2SO4的流程如图所示。

1)加入NaOH溶液可除去的阳离子是_____(填离子符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添加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过量,可加入适量_____(填名称)除去。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

3)溶液M中的溶质是Na2SO4和杂质NaCl,观察如图溶解度曲线,则操作b是:先将溶液M蒸发浓缩,再降温结晶、过滤。降温结晶的最佳温度范围是_____℃以下,因为Na2SO4的溶解度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0.00g某质量分数浓度的NaOH溶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再向溶液中逐滴滴入18.25%的盐酸,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假设反应后CO2完全逸出)与所加的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保留两位小数)(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1)计算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

2)求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及其质量_____.(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Mg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以一种镁矿石(主要成分为SiO2MgCO3,还含有少量FeCO3)为原料制备MgSO4·7H2O晶体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b”的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作用____________

2废渣Y”中含有少量的FeOOH,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3MgCO3溶于稀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选用MgO调节pH而不选用NaOH的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火锅是我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火锅常用的一种燃料是固体酒精。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并对其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a.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

b.氯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

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

1)探究乙醇燃烧的生成物: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烧杯内壁_____

实验结论

说明酒精燃烧生成_____

说明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从上述实验可得出酒精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沉淀的形成:_____,由此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

3)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同学们分组进行探究。

甲组同学取适量的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清液中有_____

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___。于是他们另取烧杯中的上层清液,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再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反思交流)

4)乙组同学的实验中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

(实验结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该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拓展交流)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发现,通过下列方法也可以判断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5)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_____,观察到_____,说明样品真的变质了。该实验中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O2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CO2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捕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工业上以CO2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尿素中含有______种元素, 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