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甲、乙、丙、XYZ六种初中常见的物质,甲、乙、丙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甲常作为补钙剂;X的固体常用于人工降雨,YZ都显碱性,但不属于同类别物质,Z俗称为纯碱。(“﹣”表示物质之间发生反应,“→”表示物质之间能一步转化)回答下列问题:

1Z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出乙→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该反应过程中_____(填“放热”或“吸热”)

3写出X+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写出ZY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Na2CO3 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放热 CO2+2NaOHNa2CO3+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析】

1)甲、乙、丙、XYZ六种初中常见的物质,甲、乙、丙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甲常作为补钙剂,所以甲是碳酸钙,X的固体常用于人工降雨,所以X是二氧化碳,YZ都显碱性,但不属于同类别物质,Z俗称为纯碱,所以Z是碳酸钠,Y与碳酸钠可以互相转化,所以Y是氢氧化钠,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乙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丙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Z的化学式为Na2CO3

2)乙→丙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该反应过程中放热;

3①X+Y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②ZY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故答案为:(1Na2CO3;(2CaO+H2OCaOH2,化合反应,放热;(3①CO2+2NaOHNa2CO3+H2O②Na2CO3+CaOH2CaCO3+2NaOH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实验

a、c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

b、d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

(1)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乙实验,若电解18g 水,则试管2内得到的气体质量为_____g 。

(3)丙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 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D. 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种有机物(C15H26O),因分子形似阿波罗号飞船,被称为阿波罗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该物质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 该物质由 15 个碳原子、26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

D. 该物质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90:1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回顾)在烧杯中加入约 5mL 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 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

1)该实验证明了盐酸和 NaOH 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依据的现象是____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探究活动 1)通过证明有水生成来证明酸和碱之间反应的发生。

(查阅资料)a.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b.无水醋酸是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设计实验)取变色硅胶、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 1 所示的实验。

1)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 _____

2)上述实验中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_____

(探究活动 2)通过 pH 变化来证明酸和碱之间反应的发生。图 2 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 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盐酸反应的曲线。

1)该实验是_____(填字母)。

A 将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 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盐酸中

2)三条曲线所示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最大的是_____(填“a”“b”“c”)。

3)加入溶液体积为 VmL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是_____(写化学式)。

(拓展延伸)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 pH 与溶液中 H+浓度有如下关系:

H+浓度(单位略)

0.1

0.01

0.001

0.0001

pH

1

2

3

4

1pH=6 时溶液中 H+的浓度为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H+浓度越大,pH 越小

B pH=1 的盐酸与 pH=3 的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 pH 2

C 测定盐酸的 pH 时,先将 pH 试纸用水润湿,再将待测液滴在 pH 试纸上

D 向两份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溶液 pH 增大程度相同

3)推测将 pH=5 的盐酸加水稀释至 1000 倍时,溶液的 pH_____(填字母)。

A 等于 6 B 等于 7 C 等于 8 D 以上都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 t2℃时,ab两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仍为饱和溶液

D. t1℃时,a的饱和溶液60g中含有溶剂5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B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写出C的溶液(除酚酞外)溶质可能存在的几组情况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反应过程中,不断滴入稀硫酸的话,温度会如何变化?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应使用装置_____进行收集(填选项字母)

2AD连接,制取的氧气不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选项字母),选择该发生装置的依据是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F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F装置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 口通入(填“a”“b”);F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NH3,则实验室制取NH3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填选项字母);NO气体难溶于水且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实验室收集NO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Mg(OH)2 = MgO+H2O。一定质量的Mg(OH)2MgO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浓硫酸中,增重1.8g,已知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3.8g,剩余固体中Mg元素的质量为7.2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剩余固体为混合物

B. 原混合物中Mg元素的质量为7.2g

C. 混合物中Mg(OH)2MgO的质量之比为2920

D. 加热前后的固体分别与相同浓度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