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尿素,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式为CO(NH2)2,属于有机物,它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化学肥料。

尿素是蛋白质在体内代谢的产物。早在1737~1785年,德国医生博哈夫和法国实验员鲁埃分别通过蒸发尿液获得了尿素。

1811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将一氧化碳和氯气(Cl2)的混合物暴露在日光中,获得光气(COCl2),再将光气与氨作用合成尿素。目前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

尿素在土壤中酶的作用下,转化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尿素在转化前是分子态的,不能被土壤吸附,应防止随水流失。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尿素中含有________种元素。

(2)蒸发尿液可获取尿素,由此可以推断尿素的性质是________

(3)英国化学家戴维将光气与氨作用合成尿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l2 + 4NH3 = CO(NH2)2 + 2_____

(4)合成尿素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之一为尿素

B.尿素施用在土壤中,能够被作物直接吸收

C.尿素是一种含氮有机物

【答案】4 可溶于水 NH4Cl 2NH3+CO2CO(NH2)2+H2O AC

【解析】

1)根据尿素的化学式CONH22,尿素中含有碳、氧、氮、氢4种元素。

2)蒸发尿液可获取尿素,推测尿素可溶于水。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量不变,反应前后应都有1C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氯原子、4个氮原子和12个氢原子,故可推出生成物为NH4Cl

4)根据图示内容书写化学方程式:2NH3+CO2CONH22+H2O

5A、根据文中第二段第一句话可知尿素是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故选项正确;

B、根据文中的第四段可知尿素在土壤中酶的作用下,转化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故选项错误;

C、根据尿素的化学式以及有机物的定义可知,尿素是一种含氮有机物,故选项正确。故选A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图),试回答:

(1)试管乙中的气体是___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________

(2)试管甲和试管乙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

(3)通过该实验,我们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 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填序号)

A.蒸馏水B.河水C.自来水D.石灰水

(2)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3)我市水资源匮乏,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_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其中发生的是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5)我国是淡水资源非常有限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行为属于浪费水的是______(填字母编号);

A.洗手擦香皂时不关上水龙头B.用洗菜水浇花

C.农业上常采用喷灌、滴灌D.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6)自然界中几乎没有纯净的水.下列措施不属于水的净化方法的是______(填字母编号);

A.沉降B.过滤C.消毒D.电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维生素C(Vc)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某兴趣小组对Vc开展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淀粉溶液遇到碘水变为蓝色。

② Vc 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化合物,能与碘水发生化学反应。

(进行实验)用相同浓度的碘水和相同浓度的淀粉溶液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一:探究Vc的热稳定性

取2片Vc溶于水,向其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再加热至沸腾,红色消失。

实验二:测定不同果汁中的Vc含量

在20℃时,用4支相同的胶头滴管分别向下列4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碘水至刚好变为无色,记录滴加碘水的滴数。

实验序号

2-1

2-2

2-3

2-4

蒸馏水

标准 Vc溶液(0.1%)

鲜橙汁

苹果汁

滴加碘水的滴数

1

8

15

18

实验三:探究放置时间对Vc溶液中Vc含量的影响

在20℃时,配制一定浓度的 Vc溶液,放置不同的时间后,进行下图所示实验,当碘水与Vc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记录滴加Vc溶液的滴数。

实验序号

3-1

3-2

3-3

3-4

实验操作

滴加Vc

溶液的滴数

10

12

18

41

(解释与结论)

(1)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2)实验二测定的两种果汁中,___________的Vc含量较高。

(3)实验二中,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是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4)实验三中,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现象时,说明碘水与Vc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5)通过以上实验,你认为影响食品中Vc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6)实验二中,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是________

A.果汁的颜色 B.被测样品的体积

C.试管的大小 D.胶头滴管的规格

(7)实验三中,淀粉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的导热性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铁锅 B.铜导线 C.黄金首饰

(2)我国湿法冶金早在西汉时期就已开始,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便是佐证,即将铁浸入硫酸铜溶液得到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时间放置,铁、铜制品锈蚀严重,黄金饰品依然金光灿灿,从物质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单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_____

2)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上方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

3)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

(查阅资料)①几种常见铁的氧化物的颜色、状态及能否被磁铁吸引如下表所示。

常见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能否被磁铁吸引

②四氧化三铁能与稀硫酸反应:Fe3O4+4H2SO4FeSO4+Fe2(SO4)3+4H2O

(初步实验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则剩余固体一定不含的铁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3O4;猜想二:剩余固体是_____

(继续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

_____

猜想二成立。

(实验结论)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包黑色粉末可能是由氧化铜和碳粉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某学校科学小组为确定其成分,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取少量该黑色粉末做右图所示实验:

(1)若试管b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试管b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若试管a中的黑色粉末变红色,则说明黑色粉末是_____

若黑色粉末不变色,则说明黑色粉末是_______

方案二:取少量该黑色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搅拌后观察。下表是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请你填写下表中空白处的相关内容:

(提示:木炭不与硫酸反应,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

现象

结论

________

CuOC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有黑色不溶物

只含②_______

以上两种方案,哪种较好,并说出理由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1℃时10g甲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与溶剂质量之比为1:4

B. t2℃时甲与乙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质量可能不等

C. 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 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物质所配成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大小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炎热的夏天,在家中可以自制汽水来消暑解热。

(制备材料)1.5g小苏打、1.5g柠檬酸、蔗糖、果汁、凉开水、500 mL饮料瓶

(制备流程)

(查阅资料)打开汽水瓶盖,瓶内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会有大量气体逸出。喝汽水后会打嗝,因为汽水到胃中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问题讨论)

(1)请结合资料选择Ⅰ或Ⅱ进行解答,若两题均作答,按I计分。

问题

步骤②中为什么要用凉开水制汽水?

步骤③旋紧瓶盖后,为什么汽水中的气泡会由多变少直至不再冒出?

答案

________

________

(2)制汽水时,利用了小苏打能与柠檬酸反应产生气体的性质,由此推测下列能与柠檬酸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

A.镁带 B.铜片 C.食盐 D.纯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