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A~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下图为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其中,A、B都是黑色固体,通常状况下,C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常用于配制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农药。请写出:

(1)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O2 C+2CuO 2Cu + CO2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B都是黑色固体,通常状况下,C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常用于配制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农药。

A是碳,B是氧化铜,C是二氧化碳,D是硫酸铜。(1)物质C的化学式为CO2(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 2Cu + CO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每年的3月22日“世界水日”今年我国宣传主题为“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下列说法或做法与此主题不相符合的是

A将水进行过滤,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在城乡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C用第四代光谱杀菌消毒剂ClO2对水进行消毒杀菌,以减少水中有害物质残留

D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发展生态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反应4Zn+10HNO3═4ZnNO32+X+3H2O中,X的化学式为

A.NH3 B.NH4NO3 C.NO D.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今年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有一题为: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两瓶无色溶液。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这两种无色溶液?

【实验方案】小琪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你分析: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继续探究】实验结束后,小琪同学将A、B、C、D四组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对该溶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除水、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Ⅰ:________________

Ⅱ:NaCl、CaCl2、HCl;

Ⅲ:NaCl、CaCl2、NaOH。

【反思与拓展】①上述猜想与假设中只有一个不成立,它是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可能有的物质是否存在,下列物质单独使用不能完成该实验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pH试纸 b.硝酸银溶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铜 e.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把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蕊试液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为

A 紫色 B 红色 C 蓝色 D 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的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 B. 电解水时水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C. 冰熔化成水温度不变 D. 用明矾净水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欲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应将混合气体通过

A、干燥剂、灼热铜网、足量石灰水

B、灼热的铜网、足量石灰水、干燥剂

C、干燥剂、足量石灰水、灼热的铜网

D、灼热的铜网、干燥剂、足量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的溶质成分,将废液过滤,取滤液224.4克于烧杯中,在不断振荡的条件下,向其中逐滴加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图所示。经测定A中只含有一种溶质。根据题中有关信息和图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原废液中的溶质成分有________(用化学式回答)

(2)该碳酸钠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结果保留到0.1%)

(3)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列出必要的解题步骤,结果保留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李明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他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突然想起氢氧化钠溶液中事先没有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他从烧杯中取了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于是他对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以下探究:

(1)李明认为此时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②氢氧化钠有剩余;③盐酸过量。

王朋同学却断定不可能“氢氧化钠有剩余”,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两个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对上述其他两种可能情况进行验证。请根据相关内容填写下表: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将少量锌粒放入试管中,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至试管中。

如果_____

则盐酸过量

如果_____

则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利用下列几种物质代替锌粒,也可以达到验证目的。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

A.生锈的铁钉B.碳酸钠粉末C.硫酸钠粉末

(4)如图曲线能够表示李明同学所做实验中溶液pH变化趋势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5)李明同学所做的实验的微观粒子间的反应可以用下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

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