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目的是______________;伸入试管中的导气管不宜过长,理由是______;不能用D装置来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_。装置B中,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浸入液面,目的是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为______(填标号,下同),收集装置为______。组合后,装置A中还缺少______,其作用是______。点燃酒精灯后,火焰对着试管底部来回移动,应先给试管______,然后对准药品的正下方,用酒精灯的______焰加热。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后应__________放在桌上。实验完毕后,应先______,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________ 如果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______。(写一点即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填标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填标号),检验集气瓶中充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这一反应属于______(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答案】防止试管口(冷凝水)倒流回热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防止生成的气体难以排出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大) 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A E 一团棉花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预热 把导管移出水面 水槽中的水倒流回热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集气瓶的水未装满,留有气泡(或 一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B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加热 (或过氧化氢是液体,反应在常温下进行) C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则瓶中充满氧气 过氧化氢+氧气 分解反应 催化作用(加快了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

【解析】

1)装置A中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试管口(冷凝水)倒流回热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伸入试管中的导气管不宜过长,理由是防止生成的气体难以排出;不能用D装置来收集氧气的理由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大)。装置B中,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浸入液面,目的是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故填:防止试管口(冷凝水)倒流回热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防止生成的气体难以排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大);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固固加热型,可用排水法收集,应选用发生装置为A,收集装置为E。组合后,装置A中还缺少一团棉花,其作用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点燃酒精灯后,火焰对着试管底部来回移动,应先给试管预热,然后对准药品的正下方,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后应正放在桌上。实验完毕后,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回热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如果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是集气瓶的水未装满,留有气泡(或 一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造成。。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故填:AE;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预热;外;正;把导管移出水面;水槽中的水倒流回热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集气瓶的水未装满,留有气泡(或 一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B,理由是: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加热 (或过氧化氢是液体,反应在常温下进行);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排空气法,其装置为C,检验集气瓶中充满氧气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则瓶中充满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氧气,这一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加快了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故填:B;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加热 (或过氧化氢是液体,反应在常温下进行);C;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则瓶中充满氧气;过氧化氢+氧气;分解反应;催化作用(加快了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正确地认识物质间的联系和区别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是小朋同学归纳的知识网络图。请根据该图回答:

1)“量变引起质变”是辩证法的重要观点。图中能证明这一观点正确性的是__________反应(填序号)。

2)碳和一氧化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它们都能与_____反应,请写出碳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_____

3)区别CO2CO的方法是_____(多选)

A通入澄清石灰水 B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C点燃 D闻气味

4)图中过程转换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试管b中收集的气体是氢气

B. 用带火星的木条可检验试管b中收集的气体

C. 若试管a中收集到1mL气体,则b中收集到2mL气体

D. 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DF均为单质,其中D是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B是一种氧化物,C是一种常见的酸,E(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水溶液呈蓝色,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______

(2)A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图中所涉及到的反应中,与③同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用语填写

①两个氢原子_____;②铵根离子_____;③3个铝离子_____

④氢氧化钠_____;⑤硫酸亚铁_____;⑥氧化镁中镁显+2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甲、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解度相等

B. 时,乙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溶质质量分数升高

C. 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时,甲物质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物质溶液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面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原子中_____不同;

2)从表中可查出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3)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碘元素能预防甲状腺疾病,请根据如图推断碘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周期;

5)第9号氟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氢氟酸(HF),可用于玻璃雕刻,其主要原理是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SiO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SiF4)和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A2B2的分子,A2B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X,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反应过程中A2B2分子保持不变B.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 物质X4种元素D. 参加反应的A2B2分子数之比为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甲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装置示意图,乙图是高炉炼铁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实验前,先要进行的是_____(填“A”“B”)。

A 加热  B 通一氧化碳

2)甲图玻璃管内实验现象是粉末由_____色变为_____色。

3)甲图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反方程式_____

4)甲图实验结束后尾气处理的方法是_____

5)高炉炼铁得到的是_____(填纯铁生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