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 气体的干燥

B. 澄清石灰水检验CO2

C.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氢氧化钠

D. 闻气体时的操作

【答案】C

【解析】

A图中装置用作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错误,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集气瓶内或接触集气瓶内壁,应垂直悬空在集气瓶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选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有一处需要改进,其目的是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收集氧气可用D装置的原因是_____。还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请简述判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_____。采用这种集气法收集的氧气不纯的原因可能是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若用双氧水制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 如需随时控制反应速率并节约药品可将B装置中的_____(填仪器名称)换成_____(填仪器名称).若选用F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端(选填“a”或“b”,下同)通入;若选用F装置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气,瓶中先装满水,则氧气应从_____ 端通入。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同加热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 (选填装置序号),收集装置可选_____,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②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装置AC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装置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才开始收集.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反应制得硫化氢(H2S)气体.制取硫化氢气体的装置可以选用___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著名高分子化学家、北大校长周其凤作词的歌《化学是你,化学是我》近日出现在网络视频上,立刻引发热议,虽褒贬不一,但国际化学总部还是给予“化学歌”很高的评价.下列有关化学知识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 用催化剂可以将水变成汽油

C. 图书馆资料着火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 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桐油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油,主要成分为α-桐酸(化学式C18H30O2)和三油精,是油桐树果实经机械压榨,加工提炼制成的。它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迅速干燥、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桐油又分生桐油和熟桐油两种,生桐油用于医药和化工;熟桐油由生桐油加工而成,可代替清漆和油漆等涂料, 桐油使美丽而充满古韵的油纸伞能遮风避雨。从直观上判断,熟桐油较生桐油粘稠,且颜色呈深咖啡色。

2010年《中国宁德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造船除木料外,辅助材料有船钉、桐油灰、竹丝、油漆等。桐油灰属无机胶凝材料,明《天工开物》一书中有关于在古建筑中用桐油--石灰作为腻子的记载。桐油灰中熟桐油和生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的比例是1:3。木船的缝隙用桐油石灰填充,起胶合作用,将木船的每块船板粘贴成一个整体,不会从船底里渗水,木船就可以在水中启航。

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桐树果实经机械压榨提炼桐油的过程是_____(物理化学”)变化。

(2)写出桐油石灰的原料之一氧化钙中钙离子符号_____

(3)如何区分熟桐油与生桐油_____

(4)在古建筑中用作腻子原料的桐油──石灰属于_____(纯净物混合物”)。

(5)α-桐酸(化学式C18H30O2)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验证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实验1的目的是_____。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实验2中,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溶液甲可以是__________(写两种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 30 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NaCl

C. 20 s40 s,溶液温度升高、pH增大

D. 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得固体为银和铁

B.b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锌

C.c点所得固体为银、铁和锌

D.d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实验小组在协助老师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液体,如图。他们对此无色液体是什么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 )①水 、②稀硫酸 、③过氧化氢溶液。小组同学对标签又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分析,他们一致认为猜想①不合理。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___________.

(设计方案)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出如下方案: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该液体,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实验与事实)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木条复燃。

(结论与解释)以上事实证明猜想_______是正确的;产生气体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在实验中,某同学提出应该先将气体收集,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你认为_______(没有”)必要。为避免在今后的实验中出现标签残缺的情况,在倾倒液体时应注意__________.

(拓展与迁移)根据研究结果,重新贴好标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