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4、加热铜绿Cu2(OH)2CO3,会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 实验室中通过实验来确定黑色固体的组成并验证气体产物.
提出问题:黑色固体是什么?如何验证气体产物?
猜想与假设:黑色固体可能是:猜想①氧化铜猜想②炭粉猜想③两种都有
查阅资料:常温下,炭粉不与酸反应: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形成蓝色的晶体(CuSO4?5H2O ).
实验过程:
(1)分析黑色固体组成.取黑色固体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稀盐酸(或稀硫酸)
溶液,充分反应后,观察固体的溶解情况和溶液的颜色.如果猜想①正确,则现象是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颜色为蓝色
;如果猜想②正确,则现象是
黑色固体不溶解,溶液为无色
;如果猜想③正确,则现象是
黑色固体部分不溶,溶液变为蓝色

实验结论:黑色固体是氧化铜.该小组同学又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实验.实验时,先向装置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
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没有处理剩余的尾气一氧化碳


(2)验证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存在.实验时应将铜绿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先通过如图所示装置中装置,再通过
B A
装置,如果将混合气体通过上述装置的顺序颠倒,则验证的结果是
无法确定产物中是否有水蒸气
.在验证二氧化碳时,气流应从所选装置的导管口
a
处进入(填序号).
分析:(1)根据碳不能和酸溶液反应,而氧化铜能和酸溶液反应的性质回答分析部分;根据一氧化碳的毒性和可燃性以及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的产物回答结论部分.
(2)根据二氧化碳和水的检验方法回答,回答时要注意检验二氧化碳用了溶液,会带出水蒸气,可能会影响水的检验,应合理按捺顺序.
解答:解:(1)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观察固体的溶解情况和溶液的颜色,根据炭和氧化铜的性质,加入的应是酸溶液,一般为稀盐酸或稀硫酸;如果猜想①正确,氧化铜能和足量的酸溶液反应溶解,生成的铜盐溶液呈蓝色;如果猜想②正确,由于炭不和酸溶液反应,则现象为黑色固体不溶解,溶液为无色;如果猜想③正确,其中的炭不反应,氧化铜能和酸溶液反应溶解,且生成的铜盐溶液呈蓝色.
向装置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它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气体,现象为黑色固体变为红色;该实验使用了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但没有处理剩余的尾气一氧化碳,会造成空气污染.
(2)验证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存在时,由于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后可能会使气体带有水分,对原气体中的水分检验造成干扰,应先检验水的存在,顺序应为BA,如顺序颠倒,则无法验证是否有水,验证二氧化碳时,气流应从所选装置的导管口a处进入,否则会使液体从装置中排出,而气体不能通过.
故答案为:(1)稀盐酸(或稀硫酸);黑色固体溶解,溶液颜色为蓝色;黑色固体不溶解,溶液为无色;黑色固体部分不溶,溶液变为蓝色;黑色固体变为红色;没有处理剩余的尾气一氧化碳;
(2)B、A;无法确定产物中是否有水蒸气;a.
点评:本题为综合实验题,考查知识面广,要求学生审题仔细,能把所学知识系统化,有发散思维能力,知识归纳能力,平时要加强练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正确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碳铵”(NH4HCO3)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
 

★(2)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3)氯化氢气体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
 

*(4)“铜绿”[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
 

*(5)“铜绿”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6)镁带燃烧
 

★(7)红磷燃烧
 

★(8)碳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2个)
 

★(9)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0)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1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制氧气
 

★(12)二氧化碳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13)碳酸受热分解
 

★(14)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5)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6)通电分解水
 

★(17)点燃纯净的氢气
 

★(18)一氧化碳的燃烧
 

*(19)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0)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21)常温下铝和氧气反应
 

★(22)在空气中加热铜丝
 

★(23-26)Mg、Al、Zn、Fe分别与稀硫酸反应
23
 

24
 

25
 

26
 

(27-30)Mg、Al、Zn、Fe分别与稀盐酸反应
27
 

28
 

29
 

30
 

★(31)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32)用赤铁矿石炼铁
 

(33)用磁铁矿石(主要成份Fe3O4)炼铁
 

(34)碳在高温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35)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
 

*(36)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37)高温煅烧石灰石
 

★(38)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里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稀硫酸除铁锈
Fe2O3+3H2SO4═Fe2(SO4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
(2)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3HCl=AlCl3+3H2O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
(3)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2Al+3CuSO4=3Cu+Al2(SO43
2Al+3CuSO4=3Cu+Al2(SO43
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
);
(4)加热“铜绿”
Cu2(OH)2CO3
  △  
.
 
2CuO+H2O+CO2
Cu2(OH)2CO3
  △  
.
 
2CuO+H2O+CO2
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加热铜绿Cu2(OH)2CO3,会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 实验室中通过实验来确定黑色固体的组成并验证气体产物.
提出问题:黑色固体是什么?如何验证气体产物?
猜想与假设:黑色固体可能是:猜想①氧化铜猜想②炭粉猜想③两种都有
查阅资料:常温下,炭粉不与酸反应: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形成蓝色的晶体(CuSO4?5H2O ).
实验过程:
(1)分析黑色固体组成.取黑色固体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溶液,充分反应后,观察固体的溶解情况和溶液的颜色.如果猜想①正确,则现象是________;如果猜想②正确,则现象是________;如果猜想③正确,则现象是________.
实验结论:黑色固体是氧化铜.该小组同学又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实验.实验时,先向装置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

(2)验证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存在.实验时应将铜绿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先通过如图所示装置中装置,再通过________装置,如果将混合气体通过上述装置的顺序颠倒,则验证的结果是________.在验证二氧化碳时,气流应从所选装置的导管口________处进入(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加热铜绿Cu2(OH)2CO3,会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 实验室中通过实验来确定黑色固体的组成并验证气体产物.
提出问题:黑色固体是什么?如何验证气体产物?
猜想与假设:黑色固体可能是:猜想①氧化铜猜想②炭粉猜想③两种都有
查阅资料:常温下,炭粉不与酸反应: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形成蓝色的晶体(CuSO4?5H2O ).
实验过程:
(1)分析黑色固体组成.取黑色固体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溶液,充分反应后,观察固体的溶解情况和溶液的颜色.如果猜想①正确,则现象是______;如果猜想②正确,则现象是______;如果猜想③正确,则现象是______.
实验结论:黑色固体是氧化铜.该小组同学又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实验.实验时,先向装置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2)验证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存在.实验时应将铜绿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先通过如图所示装置中装置,再通过______装置,如果将混合气体通过上述装置的顺序颠倒,则验证的结果是______.在验证二氧化碳时,气流应从所选装置的导管口______处进入(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