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的探究活动进行了如下探究:

(活动与探究一)实验①:在试管中加入 5mL 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实验②:称量 ag 二氧化锰加入上述试管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到木条复燃了。

(1)小驰同学得出二氧化锰是这个化学变化中的催化剂。小昌同学认为小驰同学的说法是 不准确的,小昌同学的理由是______

(活动与探究二)

(2) 用 20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测定每次收集到 100mL 氧气时所用的时间, 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如温度等均相同)。

实验次序

1

2

3

4

5

MnO2 用量/g

0.2

0.4

0.6

0.8

1.0

所用时间/s

8

5

3

2

2

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对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反应速率的影响,由上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收集氧气的方法最好采用______法。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3)请你帮助兴趣小组继续探究催化剂还有哪些其他因素可以影响反应速率(只要求提出 一种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假设和实验方案)

(假设)_____

(实验方案)_____

【答案】无明显现象(或带火星的小木条不复燃)该实验没有证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与质量是否改变催化剂 MnO2 的用量一定范围内,催化剂的质量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排水法过氧化氢水+氧气H2O2分解生成氧气的快慢与二氧化锰颗粒大小有关(合理即可,注意控制变 量)在相同温度下,取两份同体积同浓度的 H2O2 溶液,分别加入质量相同颗粒大 小不同的二氧化锰,测量各收集一瓶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解析】

过氧化氢在常温条件下反应速度很慢生成的氧气不足以是带火星的木炭复燃,故填无明显现象(或带火星的小木条不复燃)

(1)在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反应速度,而其化学性质和质量是否改变没能证明不能说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故填该实验没有证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与质量是否改变

(2)从表中分析可知每次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是不同的,故填催化剂 MnO2 的用量

从图分析可知,加入的二氧化锰的质量越多,生成等量的氧气用的时间越短,故填一定范围内,催化剂的质量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不会含有其他气体杂质,得到的气体比较纯净,故填排水法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文字表达式写为过氧化氢 +氧气

(3)二氧化锰的形状也可能影响反应速度,故填在相同温度下,取两份同体积同浓度的 H2O2 溶液,分别加入质量相同颗粒大小不同的二氧化锰,测量各收集一瓶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参观某养鱼池,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叫做过氧化钙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含氧量。小明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可否用过氧化钙制取氧气。

(提出问题)过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部分内容如下: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生成氧气,可作增氧剂、杀菌剂等。

(猜想与验证)(1)提出猜想: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实验主要过程

①验装置气密性,操作如下: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有_____,松开手后,有液体进入导管;

②加入过氧化钙,加热,立即收集气体;

③收集满两瓶气体;

④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前,应_____

⑤第一瓶用来检验气体。方法是_____

⑥点燃绑有铁丝的小木条,待小木条快燃尽时伸入到第二瓶气体中,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2)验证过程中小明发现实验过程中第五步实验失败了,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分析出了原因。你觉得他失败的原因是:_____

(实验结论)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知识整合是巩固化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请看下面某同学的知识整合。

已知A是一种白色固体,B和M 均是黑色固体,E和F均为常见的无色液体,C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H为淡黄色的固体粉末。请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白色固体-食盐、氯酸钾、氧化镁、淡黄色-硫磺、碘化银

黑色固体-碳、铁粉、二氧化锰、氧化铜、四氧化三铁 无色液体-水、酒精、过氧化氢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是____________,E是____________

(2)反应①、②的共同点有(答一点)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实验室收集气体Z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写出用 A 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3)用 C 装置收集氧气,氧气集满的现象是______

(4)用 E 装置收集氧气,进气端口是______。充满氧气后的 E 装置,要把氧气平稳的 导出,方法是__________

(5)利用 B 装置制取氧气,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是_______,发现生成氧气的速率过快, 为了降低反应速率,你有哪些合理方法(从药品和操作两个方面讲)①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 年 5 月 18 日,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查阅资料,“可燃冰”为 甲烷的水合物,其有效成分是甲烷,遇火即可燃烧,且热值高,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新能源。

(1)可燃冰储存的巨大的化学能量最终来自于古代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2)甲烷燃烧时生成水和一种气体,这种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甲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十九大提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促进节能降耗。下列有关

能源和环境的认识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严格监管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B.积极寻找替代常规能源的新能源

C.鼓励垃圾就地焚烧

D.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_______

(2)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只写一条).

(4)反思:白磷燃烧________(遵守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红同学国庆节期间去成都游玩,她去动物园观看了大熊猫,在观察大熊猫时她对大熊猫的食物竹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到家后她想对竹子竹节内的气体进行研究,下面是她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探究的内容:

(1)如何收集竹节内的气体?她们提出了两种方法:A.将竹节在水下打一小孔,并用排水法收集竹节内的气体;B.将竹节打一小孔,然后用注射器抽取竹节内的气体。一番讨论后小组同学认为A方法不好,理由是_____。然后他们按B方法收集了一定量的气体样品。

(2)小组同学推测竹节内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于是她们将气体通入了(填试剂名称)_____中,观察到________,最终确定她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3)她们对气体中是否有氧气产生了争论,小红提出可以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气体中,若木条复燃则气体中含有氧气,此方案遭到了其他同学的反对,她们的理由是_____,最终她们用老师提供的检测仪器帮助下确定了气体中含有氧气。

(4)她们想仿照书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确定竹节内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选用实际容积为50mL的硬质玻璃管作为反应容器,将过量的铜粉放入其中,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红的设想正常进行,铜粉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气球在实验前后都被压扁以免对实验产生影响)。已知铜粉加热时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

①连接好仪器在装入铜粉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②小红抽取20mL气体样品按图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她反复缓慢推拉注射器,该操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注射器活塞最终停留在8mL处,则竹节内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

④我们人教版教材中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写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新型材料纳米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工业上可以利用H 2和FeCl2在高温反应器中制备,同时得到HC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制备纳米级铁粉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纳米级铁粉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是因为物质种类不同

C. 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带出装置中的HCl

D. 制备纳米级铁粉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2+H22HCl+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减少污染,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无污染的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

B. 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再分

C.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

D. 加入催化剂可提高产物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