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是对初中化学中的总结,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原子、分子、离子

B. 灭火的三种方法:隔绝氧气、降低着火点、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C. 常见的三种防锈措施:保持洁净和于燥、表面覆盖保护层、改变金属内部结构

D. 清除油污常用的三种方法:乳化如洗涤剂、溶解如汽油、化学反应如氢氧化钠

【答案】B

【解析】

A、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原子、分子、离子,故正确;

B、灭火的三种方法:隔绝氧气、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清除或隔离可燃物,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错误;

C、保持洁净和干燥、表面覆盖保护层、改变金属内部结构是常见的三种防锈措施,故正确;

D、清除污垢常涉及三种原理:乳化(如洗涤剂)、溶解(如干洗剂)、化学反应(如酸液除锈),故正确;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中先后滴加CuSO4H2SO4溶液,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对应溶液pH7

B. b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2

C. m=3.31

D. c点对应溶液,滴加NaOH溶液,立刻产生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固体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a b 质量差是生成氧气的质量

B. P 点处固体成分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C. 反应前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D. 反应过程中,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镀锌铁片是在铁片上均匀镀上一层锌。某小组为测定10g镀锌铁片上锌的质量,设计方案如下:

步骤中溶解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洗涤的目的是为了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测定结果偏大,分析原因。

若将方案中的稀盐酸换成硫酸亚铁溶液,为达到实验目的,写出步骤中的具体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

B. 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丙<=

C. 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 T1℃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相关问题。

1______℃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t2℃时,若将125g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稀释为10%,需加水______

3)将t2℃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它条件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A______B(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补钙药剂的标签主要内容如图所示,现测定该钙片含量是否符合标注,做如下实验:取10片该钙片,放入干燥、洁净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50g某浓度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钙片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和稀

盐酸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反应后称量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64.5g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质量;______

2)通过计算说明每片钙片实际钙含量。说明是否与标注相符?______

3)试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黑色固体粉末A与白色晶体B混合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C,而黑色固体粉末A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氢气在无色气体C中可以燃烧,生成DD通常是液态,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

1)写出B的名称_____D的化学符号:_____

2)写出氢气在C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氩的元素符号_____

2)两个亚铁离子_____

3)标出碳酸钾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