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此时将火柴靠近管口处,再迅速移开火柴,火柴立即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沸腾时,水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增大
B.管口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
C.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
D.火柴完全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等

分析 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到达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结合分子的基本性质回答.

解答 解:A.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物质的体积就变大,遇冷时缩小,物质的体积就变小.所以,水的沸腾现象是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在这一变化中,分子的体积、质量、分子本身都没有变化,故说法错误;
B.把火柴靠近管口处,火柴被加热但不能燃烧,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说明温度达到着火点,故说法正确;
C.因为水蒸气隔绝了氧气,所以管口处的火柴不能燃烧,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就会燃烧,故说法正确;
D.火柴中含有碳、氢元素,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故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必须同时满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实验室中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一定时间,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其变化关系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进行化学实验,观测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了,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相等
B.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紫红色的铜生成,说明铁比铜活泼
C.在某化肥中加入碱液,无氨味,说明该化肥一定不是氮肥
D.在紫色的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气体显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对下面的问题解释答案正确的是(  )
选项问题答案
A厨房里常用的一种物质,可以用它来发馒头,也可以做洗涤剂它是烧碱
B医疗上用来配制生理盐水,日常生活中可用来调味它是葡萄糖
C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气态化合物,也是农村沼气池中由植物残体分解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容易充分燃烧,是清洁能源它是甲烷
D一种氧化物,它既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又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但都不生成盐无这样的氧化物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大理石B.金刚石C.铁矿石D.汽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
ACO2(CO)过量O2点燃
BFeCl2溶液(CuCl2溶液)足量铁粉过滤
CNaCl溶液(MgSO4溶液)适量BaCl2溶液过滤
DCaO(CaCO3足量蒸馏水过滤、蒸发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概念中的“不一定”B.化学与生活
①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②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③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①除去餐具油污-用洗洁精乳化
②除去家庭水壶里的水垢-用食醋浸泡
③除去铝壶表面的污迹-用钢丝球擦拭
C.化学实验数据记录D.化学中常见的“三”
①用10mL量筒量取7.25mL水
②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2
③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铁粉
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②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
③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厨房中的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B.花生油C.白糖D.白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镁元素的质量(  )
A.减少B.增加C.不变D.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