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青少年一定要爱护眼睛,在光线不足时看书、写字要用照明工具。如图是一种照明用台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填序号,任选一种,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

2)金属及金属材料有很多优良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灯光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性;

3)铝制品比铁制品耐用其原因是_____

【答案】a(或bd e(或f 延展 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解析】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所以铁螺丝钉、铝箔反光片、铜质插头属于金属材料;故选:a(或bd),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所以塑料灯座和橡胶皮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e(或f)。

2)铝具有延展性,所以铝可以加工成铝箔。

3)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所以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分别规范地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ABCD四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四个小组分别在反应结束后进行了称量,只有丙组的C实验天平平衡,说明质量守恒, 微观解释其守恒的原因是_____;甲组的A实验在老师的引导下,也使天平平衡了,其初次称量不平衡的原因可能是____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了BD两个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同学们在分析B实验后一致认为该实验应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实验,防止____;在分析D实验不平衡的原因时出现了实验结果与分析的结果恰好相反的情况,即称量镁条燃烧的产物小于镁条的质量,经过分析得出该结果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高铁等得到长足发展,跻身世界前列。大飞机C919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的航空强国梦又迈出了一大步。大飞机使用的化学材料如甲图。请回答

(1)橡胶属于________(金属合成”)材料。

(2)图乙是钛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_____;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周期。

(3)铁比铝的强度大,但制造飞机却用铝合金而不用铁合金,主要原因是铝比铁的密度小且抗腐蚀性能强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甲所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

A. 铝的原子序数是13 B.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D. 化学反应中铝原子易失电子变成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的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检验二氧化碳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ABCD之一)。

A 二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属于大气污染物

B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会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C 二氧化碳的固体俗名“干冰”,干冰易升华,可用于人工降雨

D 二氧化碳能灭火的根本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将少量CO2气体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大烧杯中,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_____(填写下列各项序号)。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欲用一氧化碳气体测定某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反应)

某同学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一氧化碳气体→BD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若经过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装置D氢氧化钠溶液洗气瓶的质量增加6.6g,则原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_____g.(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该套实验装置还应在装置末端增加一个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一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变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烧杯乙中上层清液是不饱和溶液

B. 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硝酸钾

C. 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 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一定全部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0%的甲醛(CH2O)溶液被称为福尔马林。工业上可用甲醇(CH2O)氧化得到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AB的分子个数比为21

B. 生成CD的质量比为1518

C. 40%C溶液能使蛋白质凝固变性

D. 其中ACD属于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元素,目前世界上生产的镁60%来自于海水。海水晒盐后的母液称作苦卤水,其主要成分为MgCl2NaCl(其他成分在本工艺中不做考虑)。工业上以苦卤水为原料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如下:

1)沉淀槽中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它们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和_____

2YZ反应后的产物溶于水可得X溶液,从而实现了Y的再利用,则Z的化学式为_____

3)蒸发、烘干后得到的MgCl2固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氢氧化钠是常见的碱,为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

(资料)氯化镁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1A中溶液呈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要测定它的酸碱度,可使用_____

2B中没有明显的现象,该反应真的发生了吗?有同学提出,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某些物质,根据相应的现象来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有_____(填数字序号)

加入Na2CO3溶液,如果不产生气泡,能证明反应发生

加入CuSO4溶液,如果不产生蓝色沉淀,能证明反应发生。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如果溶液呈紫色,能证明反应发生。

3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该实验证明碱能与某些盐反应。

4)实验结束后,将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静置,上层清液无色。

(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呢?(指示剂除外)

(作出猜想)经过讨论,大家作出两种合理的猜想:

①NaCl______

(实验验证)将猜想补充完整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溶液

_________

猜想正确

老师提醒同学们,实验结束后氢氧化钠溶液仍要密封保存,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