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抗癌新药紫杉醇的化学式为C47H51NO4请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上面的药品标签,你认为该药品是否合格_____(填合格不合格),为什么____

2)紫杉醇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

3)紫杉醇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413.86g紫杉醇中碳元素的质量____________g(精确到0.01g)。

【答案】不合格 已经变质/过期 693 732 11.28(多写了单位不扣分)

【解析】

1)阅读上面的药品标签,生产日期为201511日,截止到做题时间,时间超过30个月,所以药品不合格,理由 已经过保质期了。

2)紫杉醇(C47H51N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7+1×51+14+16×4=693

3)紫杉醇(C47H51NO4)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6×4)=7:32

413.86g紫杉醇(C47H51NO4)中碳元素的质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石灰石是凤山丰富的矿产资源之一。某兴趣小组为测定本地石灰石中主要成分CaCO2的质量分数,称取12.5g的石灰石样品隔绝空气高温煅烧,反应方程式为CaCO3CaO+CO2。反应产生CO2的质量和时间关系如下图(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反应)。

请你仔细阅读和观察图像的数据,认真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

2)反应时间达到_______ 时,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

3)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过滤,请问:

1)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装置还缺少一种仪器,该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

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1226日上午9:30左右,北京交通大学一实验室内发生爆炸引发火灾,3名参与实验的研究生遇难,事故为实验室安全敲响警钟.同学们去实验室做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请指出图中这些同学做化学实验时的违规行为(任写两点):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

乙组

实验方案(反应后略)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结论

猜想1正确

猜想2正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中_________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查阅资料后发现最佳装置是B,则猜想B中氢氧化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应用)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应用:硝酸铵(NH4NO3)固体在不同温度下发生不同的分解反应,则下列各物质不可能是该反应产物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NH3 B.H2O C.SO2 D.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 __________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编号)_________ 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BD装置组合也可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常选用装置B或装置C CB相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为(填字母编号)______

5)工业常需分离H2CO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也能达到分离该混合气体的目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____气体。

②然后,____________(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固体B. 测定溶液pH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方案一)如图1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实验方案二)如图2、图3。

图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20mL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的热水中。

(2)图2、图3实验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与方案一对比,方案二的优点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