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将木炭放入氧气中,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 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D

【解析】A. 将加热到发红的木炭放入氧气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错误;B.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对生成物的叙述,错误;C.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错误;D.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CH2O2)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相同浓度不同种的酸在相同条件下,发生反应越剧烈,酸性越强。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__________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若向蚁酸溶液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则试管中溶液的pH值将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2)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_________元素,根据____________定律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3)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该气体是CO2;猜想②: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______________(选填成立不成立”)

.若猜想②成立,则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4)(5)两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4)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氨水   B.食醋   C.肥皂水   D.苏打水

(5)小华同学用pH试纸测等浓度的蚁酸和稀盐酸,发现稀盐酸的酸性比蚁酸的酸性强。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方案比较二者的酸性强弱,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若出现试管破裂的现象,其原因不可能是(  )

A. 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 B. 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 试管内的液体超过1/3 D. 试管触及灯芯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配制50g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

(2)图 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______,需称取氯化钠 _______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_(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_保持水平。

A.10 ml B.25 ml C.50ml D.100ml

(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高层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1—17元素的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结合下图回答: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原子质子数为____;最外层有______个电子。

②结合上图用符号表示下列内容:①原子序数为13的原子形成的离子符号_______,写出17号元素的离子符号__________

③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________数关系密切;

④从11—17,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其原子结构(或元素的性质)呈现出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某小组做了如下三个实验:(所用金属的形状与大小和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

(1)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实验Ⅱ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Ⅰ和Ⅲ可比较出锌和铁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和丙两位同学认为上述三个实验不能够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实现了探究目的。

他们的实验:X是金属Fe,Y______________(写出化学式)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2NaOH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为

A.NaCl B.H2 C.HCl D.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甲,经过如下变化:

甲溶液乙溶液丙溶液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乙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B. 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 乙和丙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D. 将丙溶液再蒸发10 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5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