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ABCDEF都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含三种元素的钠盐,C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假设每步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请推断:

1D溶液中溶质的俗名______

2)日常生活中,F常用作_______

3)说出B的一种用途________

4)由A转化为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

5)由DE转化为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A的溶液显______性。

【答案】烧碱或火碱或苛性钠 干燥剂 改良酸性土壤,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复分解

【解析】

C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则C是碳酸钙;A是一种常见的钠盐,AB反应产生碳酸钙和D,则A是碳酸钠,则B是氢氧化钙;则D是氢氧化钠;碳酸钙高温分解产生无色气体E是二氧化碳,和固体F是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

1D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钠,俗名:烧碱或火碱或苛性钠;

2)日常生活中,F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常用作干燥剂。

3B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4)由A转化为C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反应产生两种新的化合物,且反应物离子交换成分,属于复分解反应。

5)由DE转化为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碳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其的溶液显碱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市场上木糖醇口香糖正逐渐取代蔗糖口香糖。请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木糖醇是一种甜度相当于蔗糖、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木糖醇在某些温度下的溶解度分别为:30℃70g50℃84g60℃90g)。

资料2:人体口腔中唾液正常的pH6.67.1范围内,其酸性的增强不利于牙齿的健康。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木糖醇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任写一点)。

2)据图1判断:表示木糖醇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选填“X”“Y”、或“Z”),图中a 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

3)据图2 可知:在口腔细菌的作用下,木糖醇分解产物的酸性比蔗糖分解产物的酸性更_____(填“强”或“弱”),所以咀嚼木糖醇口香糖比蔗糖口香糖更有利于牙齿的健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事件,使核能和平利用成为舆论焦点。

1)下面是核能发电中能量转化的过程,请将其补充完整_______

2)核泄漏事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请你对发展核电简述自己的观点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A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小气球先鼓再变瘪。其中变鼓的原因是______

2B实验中,实验前后,烧杯中钠元素的质量_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

3AB两个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河南省桐柏县有“中国天然碱之都”之誉,天然碱储量位居亚洲首位和世界第二,可持续开采100年。则回答下列问题:

1)桐柏县天然碱产业依靠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碱生产基地。天然碱是指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为Na2CO3·10H2O,则天然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开采期一般选择在寒冷的冬季,深入水底捞取碱块。则选择时间的理由是________

3)碳酸氢钠俗称为________,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前者________后者(填“<”、“>”或“=”)。

4)碳酸氢钠可治疗胃酸(0.2%0.4%的盐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丽为确认所回收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还是铁,剪取金属片打磨后,设计了如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检验,这样设计的理由是

A.铁、铝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B.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反应

C.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

D.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M是一种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现通过化学实验探究M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

[提出问题]M、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猜想与假设]小敏的猜想是Al>Cu>M;小强的猜想是Al>M>Cu;你的猜想是________.

[设计与实验]同学们取粗细相同且打磨干净的M丝、铝丝及相关溶液,在甲、乙、丙三只试管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试管甲中可观察到光滑的铝丝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2)试管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试管乙中现象与丙相同,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交流与表达]

1)小强将一根没有打磨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没有任何现象,其原因为_____

2)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______(填试管编码甲、乙或丙)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溶液可能含有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钾、硫酸、盐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 组成,向一定质量的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一定含有盐酸、氯化铜,可能含有硝酸钾

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共发生了二个化学反应

C.反应过程生成的沉淀一定有氢氧化铜,可能有硫酸钡

D.到达 b 点时所消耗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17.1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 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H2SO4

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 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