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下图表示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PH变化图,

(1)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上图表示将______________加入__________中。

(3)_______点表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4)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向该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呈________色。

【答案】 NaOH+HCl=NaCl+H2O 盐酸 氢氧化钠 b NaCl HCl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OH+HCl=NaCl+H2O. 2)右图表示将盐酸加入氢氧化钠中。(3PH=7,b点表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4c点盐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向该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呈色。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t2℃时,a的溶解度等于b的溶解度

B. c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2℃时,变成不饱和溶液

C. t1℃时,ac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 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对制作糕点常用膨松剂Na2CO3或NaHCO3进行了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

【探究一】NaHCO3和Na2CO3性质差异的探究

(1)现有2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2CO3和NaHCO3溶液

酸碱性:取样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均显__________色;

酸碱度:NaHCO3溶液___________Na2CO3溶液(填“>”或”“<”)。

(2)稳定性:按下图,实验中可观察乙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甲烧杯不变,则乙烧杯对应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结论: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性___________(填“强”或“弱”)。

(3)利用溶解度鉴别NaHCO3和Na2CO3:分别取Xg两种固体粉末加入20℃,10g水中充分溶解,通过观察溶解现象来区分,X可以是下列的__________。(选填A、B或C)

A.1.5g B.0.96g C.0.5g

【问题讨论】

(4)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___(选填A或B)A.熄灭酒精灯 B.把甲、乙烧杯移开

(5)小试管内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探究二】测定NaHCO3和Na2CO3混合物10.0g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下图,夹持装置略)

【问题讨论】

(6)实验前先通一段时间的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没有装置E,NaHCO3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会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8)停止加热后,仍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量测定】

(9)测得装置D的质量实验前为120.2g,实验后为122.4g,计算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

_______

【知识拓展】

(10)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以生成NaHCO3,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依据物质的组成常分为氧化物、碱、盐.甲、乙、丙、丁均是由钙元素形成的四种常见化合物,丙、丁属于盐,另两种物质分别是氧化物和碱.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略去,“→”表示存在转化关系).

请回答:

①甲的俗名为_________;其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原因是___________(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丙→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纸张燃烧 C.水分蒸发 D.矿石粉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熟石灰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熟石灰由生石灰与水反应而制得

C. 熟石灰又称为消石灰 D. 熟石灰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间的反应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A. 稀硫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 B. 将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 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钠溶液中 D. 将稀硝酸滴入氢氧化铜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试剂或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蒸馏水与石灰水(肥皂水,振荡) B.水与双氧水(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C. 二氧化碳与氮气(燃着的木条) D.食盐水与蒸馏水(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验证“酸的化学性质”,某班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图实验.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B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全面验证酸的化学通性,D试管中能与酸反应的固体单质是______(写一种即可)。

④实验完成后,将全部废液倒入废液缸内,测得pH=2,则废液中所含溶质最多有_________种(溶质不计指示剂与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