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健康饮食、均衡营养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下列物质中富含蛋白质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 米饭和馒头 B 大豆油和花生油 C 牛肉和鸡蛋 D 蔬菜和水果

2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你认为下列认识科学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任何食品都不可以使用食品添加剂

B 霉变的大米、花生,即使经过蒸煮也不能食用

C 含钙、锌的奶粉有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

D 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代替食盐来腌渍食品

3)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鉴别硬水和软水。

4)加入洗涤剂的水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___作用。

5)尿素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该反应中两种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答案】C B 肥皂水 乳化 1722

【解析】

1)牛肉和鸡蛋中富含大量蛋白质,故选:C

2A 、任何食品都不可以使用食品添加剂太绝对,有些食品可以添加食品添加剂,A错。

B 、霉变的大米、花生含有黄曲霉素,即使经过蒸煮也不能食用,选项正确。

C 、锌属于微量元素,不属于常量元素,选项错误。

D 、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有毒,不能代替食盐来腌渍食品,选项错误。

故选:C

(3)生活中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硬水加入肥皂水浮渣多,起泡少。软水加入肥皂水,浮渣少起泡多,故填:肥皂水。

(4)加入洗涤剂的水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故填:乳化。

5)由微观示意图可知A为氨气B为二氧化碳,两个A分子反应了一个B分子,故质量比为:(1×3+14×2:(12+16×2==172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变化中,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碘化钾(KI)保存不当会变质。实验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KI变质的因素。

【提出问题】 KI变质的条件是什么?

【查阅资料】

KI为白色粉末,暴露在空气中或久置会被氧化为碘(I2)而泛黄变质。

碘水中含较多KI时,滴加淀粉溶液显紫色或蓝紫色

【进行实验】分别取适量KI于燃烧匙中,再分别放入盛有不同物质的集气瓶中,塞紧胶塞,若干天后观察。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固体变潮、表面变微黄

固体无明显现象

固体变潮、无其他明显现象

固体变潮、表面变黄

继续实验:取实验1中少量微黄固体溶解,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紫色。

取实验4中少量黄色固体溶解,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紫色。

【解释与结论】

(1)实验3的目的是_______

(2)对比实验_______,可以得出KI变质一定与水有关。

(3)从上述实验可推知,KI变质的条件是_______

【提出问题2】CO2的作用是什么?

【进行实验】分别取10 mL同浓度的KI溶液于3支试管中,再向试管2中通入CO2向试管3中滴加几滴盐酸;分别测溶液的pH;几分钟后,观察溶液的颜色;再向试管中滴入淀粉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试管序号

1

2

3

溶液pH

pH=8.5

pH=6.5

pH=4.5

溶液颜色

无色

浅黄色

黄色

滴加淀粉溶液后的颜色

无色

紫色

深紫色

较长时间后,观察到试管1中溶液变为紫色。

【解释与结论】

(4)试管1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

(5)CO2KI变质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6)探究KI变质条件时,同学们排除了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影响,其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钢铁的冶炼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下图1是实验室模拟炼铁的装置图。

1)写出图中②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通入CO质量与红色粉末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点表示开始通入CO,反应开始发生;

b 点表示通入CO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开始发生;

c 点表示红色粉末已充分参加反应;

d 点表示反应结束后仍需继续通入CO

⑤可根据通入CO的质量计算出红色粉末的质量。

3)图装置中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炼制的铁与工业炼制出的铁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利用上述实验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们取了固体样品质量7.2 g,用图1所示的装置重新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3所示,则原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现有一瓶含少量水的碳酸氢铵样品,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BC中所装药品均足量,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已知: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NH3↑+H2O↑+CO2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

.关闭弹簧夹,给碳酸氢铵样品加热;

.当样品反应完全,,再停止加热,直到玻璃管冷却;

Ⅳ.实验完毕,测得装置BC中药品的质量分别增加了m1m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4HCO3属于______(选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装置B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

2)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步骤中,停止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4)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用m1m2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2H2O2H2↑+O2B.CO+CuOCu+CO2

C.NaOH+HClNaCl+H2OD.Fe+CuSO4=Cu+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热电厂用脱硫方法得到CaSO4生产K2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资料)碳酸铵在水溶液中温度高于70℃时开始分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脱硫反应中的碳酸钙需要粉碎其目的是_____

2)脱硫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4H2O2CaSO42H2O+2XX的化学式是_____

3)反应的温度需要控制在6070℃,其原因为_____

A 6070℃反应速率较快

B 高于70℃时碳酸铵分解,降低了原料的利用率

4)过滤过程中所需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_____。若过滤后液体仍然浑浊应_____;滤渣X的化学式为_____;将NH4Cl溶液通过_____、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步骤得副产物NH4Cl晶体;

5)(NH42SO4KCl溶液需在浓氨水中发生反应,析出K2SO4晶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其中浓氨水的作用是_____

6)下列洗涤产品K2SO4晶体的方法中,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_____

A 常温时蒸馏水洗

B 冰水洗

C 饱和硫酸钾溶液洗

7)检验硫酸钾晶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t1°C ,a 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填“>”、 <”或 =”)b 物质的溶解度。

2)将 t2°C 时相同质量的 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 t1°C,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____物质。

3)溶解度曲线图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态。图中 AB 两个状态中,溶液属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___(填 A B,下同),溶液属于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下表列出的是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部分信息未列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元素

Na

Mg

Si

P

C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原子半径(1010m

1.86

1.60

1.43

1.10

10.2

0.994

最高正价最低负价

+1

+2

+4

-4

+5

-3

+7-1

A.⑤处的最高正价是+6,最低负价是-2

B.元素①的原子序数是 13,①和②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S

C.第三周期元素(Na→Cl)的最高正价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③处的数值介于 1.101.43 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