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一)小刚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选序号填写)。 ①活性炭 ②明矾

(2)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 通过操作①可除去水样中的______(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在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_,该过程主要是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水,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方法使其软化后使用。

(5)上海世博园区内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用紫外线代替氯气对水进行处理,其作用是______

(二)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6)电解水时,常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使电解水反应容易进行,而氢氧化钠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为了测定水的组成,兴趣小组采取甲乙两种方案进行如下探究:

甲方案:电解水时玻璃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2点);

b管内生成的气体是___;检验a管内产生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案:该方案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并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其中水电解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溶液均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

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水

C.氢元素在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水电解系统中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经电解部分消耗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变大

【答案】②过滤,不溶性,引流 ,a c活性炭 ,物理硬水,煮沸杀菌消毒电极上产生气泡,玻璃管内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a、b管中气体体积比为1:2(写2点即可)。氢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尖嘴处,木条复燃。质量守恒定律(或者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测定水的组成;2H2+O22H2O;管口有淡蓝色火焰,集气瓶壁上有水雾出现;否,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水蒸气,影响实验的测定。AD

【解析】

(1)河水的静置沉淀的过程中加入絮凝剂明矾,加速沉降故选②

(2)步骤1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过程,故是过滤。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的杂质。过滤步骤中的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过滤过程中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会使过滤不干净,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会使液体外溅,不会造成滤液不干净,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滤液会沿滤纸和漏斗边缘未经过过滤直接进入滤液中,故滤液可能浑浊,故选ac。

(3)吸附过程中用到的物质是活性炭,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故是物理变化。

(4)检验软硬水的方法是向水中加入肥皂水,如泡沫多浮渣少的水是硬水。煮沸可以使水中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沉淀出来,故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5)用紫外线代替氯气对水进行处理,其作用是杀菌消毒。

(6)电解水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电极上产生气泡;玻璃管内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a、b管中气体体积比为1:2。该实验中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a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检验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尖嘴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电解水实验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7)该实验是将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燃烧后生成水,故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水的组成。氢气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水,反应的符合表达式为:2H2+O22H2O。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管口有淡蓝色火焰,集气瓶壁上有水雾出现。该实验不能测定水的组成,因为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中混有水蒸气,影响实验结果,故不能确定。

(8)A、由图可知,该过程中水电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点燃反应生成了水,故可以循环使用的是水;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则说法错误。C、该反应的过程中,氢元素参与了反应,故错误;D、水电解系统中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经电解部分消耗后,水的质量减小,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变大,故正确。故选A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A图实验现象是_____ ,结论是_______

(2)B图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该实验集气瓶中要预先加入少量水,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若实验结束后,观察到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明显不足1/5,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B图实验中用铁丝替代红磷,能否完成上述实验?请简述其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溶液甲溶液乙溶液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

B. 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 溶液丙若再蒸发5g水,析出的晶体质量一定等于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B

C

D

X

纯净物

化合反应

物理变化

化学反应

Y

混合物

氧化反应

化学变化

化合反应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下列图象表示的反应过程与事实一致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若用A、D制取并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后停止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还可以选择装置________(填“F”或“G”)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装置制取氧气的方法与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法相比,优点是________(填编号);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 ②反应不需加热 ③便于控制反应速率 ④对环境污染小

(4)实验室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与装置B相比,其优点为________;如用E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________端通入(填“c”或“d”)。

(5)某同学往集气瓶装入半瓶水,再用排水法收集1/2集气瓶的氧气,发现瓶中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①用下列方案收集“1/2集气瓶的氧气”,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观察到________时,判断集气瓶中气体已收集满。

③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本实验中,集气瓶内的氧气约占总体积的________%,所以用“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来检验集气瓶中充满氧气的方法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心阅读:在人们担心化石能源将被耗尽时,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可燃冰。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将成为未来新能源。目前,我国在可燃冰的开采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回答下列问题:

(1)可燃冰属于______(填字母序号)

A.纯净物 B.混合物

(2)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写出基本反应类型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磷的燃烧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能冒出浓厚的白烟,军事上常用来制烟幕弹。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同学利用燃磷法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他测得氧气体积分数约是__________%,燃烧结束试管里剩余气体主要是______填物质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将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酚酞遇氨水变红色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加在试管口的棉花上,A的名称是 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这说明 ______

(3)如果在实验中发现试管里滤纸条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错误操作可能是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及药品.

(1)为获得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红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C.燃烧匙中的红磷足量

D.红磷熄灭,立即打开弹簧夹

(2)红磷燃烧的表达式是_________,图甲中若没有弹簧夹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

(3)市售“暖宝宝”中发热剂的主要成分是:铁粉、炭粉、水和食盐等,反应原理可以简化为消耗空气中氧铁生锈,小明用配制的发热剂按图乙装置实验,他不是将足量的发热剂堆在瓶底,而是将其涂抹在广口瓶内壁的四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暖宝宝”中的食盐可看成是铁生锈的催化剂。因此在生锈前后食盐的质量和__________都不改变,加快了生锈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