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溶液甲溶液乙溶液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

B. 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 溶液丙若再蒸发5g水,析出的晶体质量一定等于2g

【答案】C

【解析】

A、由于溶液甲蒸发掉5g水后,没有晶体析出,说明溶液甲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由于溶液乙中不存在未溶解的溶质,因此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

C、由于溶液乙蒸发掉5g水后,析出了2g晶体,则溶液丙一定是饱和溶液,如果乙溶液也是饱和的,则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C正确;

D、由于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而丙是饱和溶液,因此溶液丙若再蒸发5g水,析出的晶体可能大于2g,故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

(1)写出编号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制取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此装置还可用于氯酸钾制氧气,请写出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若使用C收集氧气,验证氧气集满的方法为_____

(3)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同学们认为是在加热时试管外壁不干燥或者加热前没有预热造成的,请帮助他们找出其他原因。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D装置收集了一瓶氧气,用来做铁丝燃烧实验,却没有看到明显现象,有同学认为是收集的氧气不纯。请分析氧气不纯的原因。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装置也可用来收集氧气,收集时氧气应该从________“a”“b”口进入,将空气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1)海水制盐.从海水制取的粗盐中含有泥沙、硫酸镁和氯化钙等杂杂质,为得到较纯的氯化钠,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如下操作:a.加过量的 Ba(OH)2 溶液;b.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c.加入适量盐酸d.过滤;e.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字母).加Na2CO3 液的作用是除去_____

2)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 MgCl2、KCl MgSO4 等物质,如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设 t1 MgCl2、KCl MgSO4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别为 a、b、c,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_____

3)目前海水淡化普遍采用“多级闪急蒸馏法”,证明蒸馏得到的水为淡水的方法是_______

4)海底矿产资源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水合甲烷晶体(CH4nH2O),若水合甲烷晶体中 CH4 的质量分数为 10%,则水合甲烷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请回答:

(1)指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若改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该装置还需要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好的氧气应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若用F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改进: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现有一根洁净的铜丝,实验前先将其绕成螺旋状,再在空气中加热处理,使其表面产生黑色的氧化铜。改进后的发生装置,如图G所示(已略去支持装置)。写出该实验中涉及的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改进后与B装置相比,优点有___________

①生氧气速率更快②可通过抽动铜丝来控制氧气产生的速率

③铜丝更易回收,反复使用,节约原料 ④能得到更多的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需要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

(2)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B中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3)若上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_____________

(4)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称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5)反思: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若量水时仰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图中abc三点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由c点到a点可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

(3)若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可以采取_______方法获得较纯净的KNO3

(4)若将b点溶液逐渐加水稀释使其质量分数降至10%,在此稀释过程中符合此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的规律的图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钢铁厂实验室为测定赤铁矿中Fe2O3的含量,将矿石粉碎(其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200g稀硫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向最终滤液中加入16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4)该钢铁厂每天用上述赤铁矿石1900t来生产生铁。则理论上日产含杂质5%的生铁的质量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小刚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选序号填写)。 ①活性炭 ②明矾

(2)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 通过操作①可除去水样中的______(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在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_,该过程主要是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水,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方法使其软化后使用。

(5)上海世博园区内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用紫外线代替氯气对水进行处理,其作用是______

(二)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6)电解水时,常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使电解水反应容易进行,而氢氧化钠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为了测定水的组成,兴趣小组采取甲乙两种方案进行如下探究:

甲方案:电解水时玻璃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2点);

b管内生成的气体是___;检验a管内产生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案:该方案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并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其中水电解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溶液均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

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水

C.氢元素在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水电解系统中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经电解部分消耗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请依据所学知识填空。

(1)金属资源在地球上分布广泛。人们在自然界中仅发现金、银等少数金属以____形式存在外,其余大多数金属都以___________形式存在。你认为金属的存在形式主要和___________有关。

(2)下列制品的用途,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业上用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波尔多液作为杀菌剂。有经验的农民都不用铁质容器来配制或盛放波尔多液,原因是写出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空气中,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