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已知A~J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一种红棕色粉末,A、B、E、J均是氧化物;G是一种紫红色金属,F的溶液常用于检验E。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图中仅略去了反应的条件):

(1)H的化学式为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与B反应:

E与F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错误的是( )

A.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D.氢气和液氢都可以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为测定氯化钠和碳酸钠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有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1)【方案1】

请问:①操作II的名称是

②X的化学式为 (写一种)

(2)【方案2】 通过测定样品和足量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来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①若测得各物质的质量(g):样品质量为m1,所用硫酸溶液质量为m2,完全反应后混合溶液质量为m3,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 g。(用m1、m2、m3表示)

②请你再设计一种测定生成气体质量的方法,并注明需要测定哪些数据?

【拓展提高】有人提出还有第三种方案:可用AgNO3溶液作为试剂,通过称量沉淀质量来确定氯化钠的质量?你认为是否可行,为什么?(2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方法正确,能达到实验本身所需要达到的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向10 g CaCO3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其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10 g CaCO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为 g。

(2)所加稀盐酸中HC1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提供了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据该表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A.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变大

B.20℃时,100g饱和KNO3溶液中含有31.6gKNO3

C.将4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该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将8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定条件下,氨气容易液化而成为液氨。液氨可以燃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 2X+6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氨属于混合物

B.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X的化学式为NO

D.液氨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

(1)写出上图D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

(2)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收集氧气可选择 (填装置编号)。

(3)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4)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填序号)。

A.将烧杯换成水槽 B.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将水换成冰水 D.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重庆市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用序号填写):

①氧气 ②冰水混合物 ③氯酸钾 ④纯牛奶 ⑤铁粉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2)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

(3)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4)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