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微粒观:氢氧化钠溶于水产生自由移动的Na+和OH

B. 守恒观:24g镁与17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41g氧化镁

C. 转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两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答案】B

【解析】

A、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氢氧化钠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产生自由移动的Na+OH-,故选项说法正确

B、镁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参加反应的镁、氧气和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比为24:16:40,24g镁与16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40g氧化镁,故选项说法错误

C、CO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两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一些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 是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B在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E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E在气体A中的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请回忆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M、N的名称:M_____;N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 B_____; H_____; I_____

(3)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化合物D是由_____(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4)反应_____(填序号①~⑤)在实验室常用来验证某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5)Fe3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实际上Fe3O4中铁元素呈+2、+3价,我们可以将Fe3O4写成FeOFe2O3;以后我们还会知道,Fe3O4也可以写成[Fe(Fe2O4)],则在中,带“▲”号的Fe的化合价为_____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彬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他想起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 CrSO4)溶液……

铝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溶液……

(预 测)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①Cr Al Cu ②Al Cr Cu ③Al Cu Cr

(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
方案




实验
现象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
缓慢,溶液变蓝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

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结论

铬能和稀硫酸发生
反应,应速率较慢。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

(回答问题)

1)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小东提出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燕认为不可行,理由是

4)小清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三种药品可以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

(3)如图E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回答: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是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O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__(填序号),指出该装置的一个明显错误__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O2,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用E装置收集O2的原因是__________,开始反应后,当气泡__________冒出时开始收集;若用F装置收集O2,则O2应从__________(“a”或“b”)端通入。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O2,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__(填序号)。

(4)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和收集NH3的装置应选___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都为 20g

B. 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可以分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

C. t2℃时,60g 甲加到 100g 水中,能得到 150g 饱和溶液

D. 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设计

实验 目的

证明 CO2 比空 气的密度大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验证 CO2 能溶于水

证明石墨具有导电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教材 “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1)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2)氧化铁与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哪个好?

(3)催化剂的质量是否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率产生影响?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分别量取5 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 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的现象:

②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③将实验②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 g。

④分别量取5 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 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 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1)A中产生的气体是 _________;B试管中的现象___________

(2)实验②、③证明:氧化铁的 ___________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设计④的目的是_________ ,若实验④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

(4)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实验装置,利用压强传感器测不同质量二氧化锰对双氧水分解快慢的影响。在8mL3%的双氧水中分别加入了0.08g,0.12g,0.24gMnO2.测得容器内压强的变化曲线如下右图所示(曲线的斜率表征催化反应的速率)。请观察图,回答问题:

(Ⅰ)根据图1可发现:该实验条件下,30s内催化分解8mL浓度为3%的双氧水,MnO2的最小用量为___克。

(Ⅱ)根据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一定范围内,二氧化锰用量越多,双氧水分解越快;

b.反应容器的气密性,对实验所测数据的精确度有影响;

c.称量的二氧化锰质量的精确度对实验装置中最终的压强大小没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②标示的仪器名称_________.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通过排水量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则可用装置选用A. F.G,且各装置的管口连接顺序是:abcd,则F装置图内导管b和c的长短情况是_______(填“b长c短”或“c长b短”)如实验过程发现F瓶中的水变红了,则在A装置组装时出现的错误是_________.

(3)若选用A.E装置制取氧气,主要操作步骤有①加入药品②加热③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④收集气体⑤停止加热⑥将导管移出水面,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写序号).

(4)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5)实验室需少量甲烷气体,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得。制甲烷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填字母)装置;收集甲烧气可选用D或E装置,由此推断甲烷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